水泥價格下跌之最:廣東、上海、青海
上半年,水泥價格的一跌再跌可謂新常態下行業壓力的集中體現。
- 一方面由于經濟增速放緩,水泥市場需求出現全國性減少,市場競爭空前激烈,企業紛紛降價保量;
- 另一方面去年底,部分省區水泥價格相對較高,年后市場 恢復緩慢,也促使了價格"跳水式"下跌。
受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影響,國內水泥需求已經結束"黃金期",正步入"后高速增長時代"。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水泥企業儼然已身處"亂世",提升發展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今年上半年,在行業步入平臺期之后,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無論是行情的全面低迷,還是并購重組加速,亦或是進軍海外市場,無不預示著這個時代水泥行業變革序幕已經拉開……了解上半年行業之"最",一覽行業變化。
的2015年上半年
長期以來的需求低迷導致陜西當地水泥價格由年初開始就一直低位下探,2月市場P.O42.5散裝水泥平均值在230元/噸左右,跌至6月平均水泥價格已經至在210元/噸。現部分市場最低出廠已跌至160元/噸左右,若不是近抵成本線,價格可能繼續大幅下探,而即便如此,部分企業也已處于虧本運行狀態。
上海地處長江下游,市場開放,當地水泥價格易受長江流域及周邊市場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行情普遍不佳,大量低價水泥沖擊上海市場,給當地水泥企業帶來較大生存壓力,加之經濟形勢不佳,水泥產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應是理所當然。
分區域來看
主要集中在
甘肅
372萬噸
甘肅
372萬噸
甘肅
372萬噸
消息顯示,2015年上半年因市場需求低迷、行情較差,有近700萬噸已具備點火產能推遲至下半年。業內預計,下半年新增熟料產能將在2300萬噸左右,全年熟料產能增量接近4000萬噸。
在山東濟南召開,宣布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和天津市決定開始實行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
此次錯峰生產涉及華北、中原地區近千家水泥企業,對水泥錯峰在我國北方地區的更大范圍內開展、實現錯峰常態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動意義。
今年1月1日,歷經四次審議,號稱"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
新《環保法》正式落地實施。新《環保法》新增了三項內容,尤為引發各界關注。
其一,新增"按日計罰"的制度;
其二,罕見地規定了行政拘留的處罰措施,對污染違法者將動用最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
其三,面對重大的環境違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將"引咎辭職"
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已經多家水泥企業因為違規排放污染物受到相關部門處罰,
其中中國水泥廠被罰是業內關注最多的環保處罰事件之一。
中國水泥廠環保造假被罰,也從側面應證了新《環保法》作為"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
無論是在相關標準制定還是在執行力度上,的確名不虛傳。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責任編輯:曾家明、張益芳
郵 箱:news@ccement.com
更多熱點新聞,歡迎掃描二維碼收看
©1997-2022 水泥網版權所有 | 浙ICP備20002115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浙B2-20130066 | 法律顧問: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
下半年水泥行情可否迎來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