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材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及綠色化發展水平,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
加快建材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及綠色化發展水平,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
《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旨在通過大規模的設備更新,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方案提出了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數字化轉型行動、綠色裝備推廣行動和本質安全水平提升行動四個重點任務。加大財稅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作為保障措施。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提高普及率及數字化改造覆蓋率,提升環保和安全水平。...
中材國際2024年業績說明會強調了公司在綠色智能領域的專注,2023年業績表現良好,新簽合同額和凈利潤均實現增長。公司以“推動綠色智能,服務美好世界”為使命,計劃形成工程、裝備、服務三足鼎立的業務格局。面對國內市場,公司將抓住碳交易、水泥超低排放等政策機遇,著重存量技術改造市場。海外市場保持強勁增長,尤其在新興市場,公司將利用綠色低碳技術和智能解決方案尋求更多機會。此外,中材水泥作為海外投資平臺,將通過新建和并購擴大產能。公司還將在裝備業務、運維及備品備件業務、數字智能化業務上持續發展和整合,提升市場份額和全球影響力。...
冀東水泥2024年4月8日的業績說明會透露,公司骨料業務2023年營收增長,毛利率提升,并計劃根據市場情況增加投入。面對水泥價格下跌,公司通過降本增效措施降低成本,噸成本下降約40元。此外,公司加強環保,推進綠色低碳,提升替代燃料利用率,發展光伏發電項目。面對市場挑戰,公司將深化市場策略,強化品牌和服務,考慮高質量的投資并購,并關注海外布局機會。公司將繼續技術創新和數智化轉型,以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保持健康的財務狀況。...
下一步,三明南方將持續以“卓越降本”管理工具為抓手,依托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動力,強化內部管理,深入挖掘替代燃料及危廢利用的技術潛力。同時,積極探索光伏發電、儲能及石油焦等新興項目的研究與應用,力求在綠色智慧節能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三明南方將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的效能,推動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宗輝督導沃豐水泥公司和南郊熱電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強調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假期值班,加強合作開發,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關注生產過程控制和技術創新,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在南郊熱電公司,他要求確保節日安全生產,執行降本增效措施,優化電量管理和電價政策研究,推進2#機組技改項目。...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陜西建材科技一季度業績亮眼,產量和銷量超額完成計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86%。公司通過優化管理、降本增效,實施科技賦能,推動項目建設,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在科技方面,獲得16項專利,5G智能制造和工礦企業智能化發展取得進展。重點項目按期推進,黃陵、韓城和神木的煤矸石項目進展順利,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和經濟效益提升打下基礎。...
北京金隅集團2023年ESG報告顯示,公司致力于綠色轉型和社會責任實踐,深化治理改革,強化合規管理和商業道德,引領綠色建筑行業,推動技術創新以保護環境,確保安全生產,關注員工發展,并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報告強調了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綜合表現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會議要求,集團各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兩會精神核心要義。...
海螺集團旗下的寧國水泥廠以創新和綠色發展為導向,榮獲多項榮譽,包括入選安徽省綠色礦山名錄。通過智能改造降低能耗,利用廢棄物提升環保效率,投資培訓中心培養綠色人才,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平衡。未來,將繼續推進工廠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李守廣檢查指導南郊熱電和華沃水泥公司工作,強調安全、合規和轉型。要求落實安全制度,加快機組技改,推進新能源項目,加強安全生產,重視節能降耗,推動企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3月28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盛大召開。...
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坤皇表示,今年行業態勢可能比去年更加困難。一方面,房地產還看不到回暖的跡象;另一方面,受債務影響,部分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受到影響。長遠來看,水泥需求可能在未來十年都是減少的十年。...
萬年青公司2023年凈利潤下降41.17%,至3.89億元,每股派息0.9元。公司主要業務為水泥、商品混凝土等的生產和銷售。盡管面臨業績下滑,公司仍維持分紅政策。...
唐山冀東水泥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公司在綠色轉型和數智創新方面取得顯著成果。通過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危固廢處理能力和資源利用率,打造綠色工廠和礦山。同時,公司推動數智化戰略,建設智能工廠,強化科研創新。在社會責任方面,注重與利益相關方溝通,保障員工權益,參與鄉村振興和公益事業,致力于成為科技型、環保型、服務型的建材產業集團。...
寧夏建材2023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下滑43.7%,每股派息2.50元,占凈利潤40.20%。公司致力于綠色轉型,響應國家政策推動建材行業節能減排,深化水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
“需求下行之際才是‘T型戰略’大放異彩之時。”一業內人士表示。...
華新包裝分公司研發中心創新工作室榮獲“湖北省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稱號,成功解決工藝難題,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和專利,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效率。此外,華新新材(宜都)有限公司獲得綠色建材產品三星級認證,展現了其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成就。最后,鄖縣公司因能效優秀被評為國家級“能效領跑者”,并獲得區級專項資金獎勵,致力于節能降耗和可持續發展。...
公司繼續精簡機構和優化人員,建立和完善彈性薪酬體系,不斷壓降成本費用。...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陜西建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時啟林與富平公司研討節能降耗和降本增效,目標是將水泥綜合成本降低13元/噸,計劃通過優化回轉窯系統減少標準煤耗,預計每噸節約2千克標準煤,降低成本3.6元/噸。富平公司將據此細化方案并落實相關活動。...
“挖潛增效不放過一點一滴,節能降耗不小看一分一厘。”類似這樣的宣傳標語在該公司生產現場隨處可見,一股降本增效的熱潮如春潮涌動。...
預計2024年水泥需求將延續前兩年趨勢繼續減少。水泥下游主要分為基建、地產和新農村建設三部分,預計基建和農村市場需求將保持平穩,關鍵是地產投資增速能否企穩回升,從而對水泥需求形成支撐。...
3月12日-15日,魚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雷震彬先后到西南魚峰、金久水泥、拓達商砼、三合水泥、金州水泥調研,魚峰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職工董事吳秋異,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駱歡陪同。...
在整體供需關系上,動力煤市場或將延續偏過剩狀態,市場價格重心預計將進一步下移,如環渤海5500大卡下水煤價格或將在800-950元/噸區間波動。...
2023年,四川女媧水泥順利通過四川省第一批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環保績效B級企業認定。...
下一步,貴州習水賽德將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深入剖析企業優劣勢,對標對表行業先進,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精準識別創佳績,堅定信心譜新篇,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效能,穩中求進完成高質量發展任務。...
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塔牌集團”)是一家以水泥為主業的集團公司,被列為國家水泥工業結構調整重點支持的 60 家大型企業之一,2023 年被評為中國水泥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第 14 位(來源:業內消息),是廣東省規模較大和綜合競爭力較強的水泥制造企業之一。...
3月5日,東方希望澠池鋁業被澠池縣委、縣政府授予“2023年度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先進企業”榮譽稱號。澠池鋁業始終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高標準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嚴控各項環保指標,打造清潔文明的生產現場。公司先后完成了鍋爐、焙燒、石灰超低排放、物料大棚改造等30余項環保技改項目,獲得了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獎勵。同時,公司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源頭和過程管控,實現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塵等常規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徹底消除了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為澠池縣打好.........
禮泉縣于2024年2月28日集中開工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0.09億元,項目涉及產業升級、創新能力和民生福祉提升。主要項目包括海螺干混砂漿和裝配式建筑,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多元,促進建材行業節能降耗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近日,貴港臺泥獲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貴港市2023年度優秀工業企業。...
2月22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閻曉峰會見了到訪的聯合會副會長、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紀友紅一行。...
3月28-29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杭州舉辦“第十三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會議期間,將對水泥和供應商百強企業進行頒獎,同時邀請專家學者,中鐵等施工建設單位共同探討未來水泥行業發展新態勢,凝聚合力,共創未來!...
閻曉峰對華潤建材科技在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
西南水泥所屬四川北川中聯緊盯公司各項目標任務,用“拉滿弓”的奮戰狀態加速提質增效,壓實工作責任,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2月18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廳、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2023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海螺集團入選其中。...
為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生態環境部聚焦重點區域,突出“重污染天氣應對和達標排放監督”兩項任務,協同推進“線上和線下”兩個戰場工作,2023年秋冬季以來,統籌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業務骨干2400余人,調動屬地執法人員9700余人次,開展了8輪大氣污染現場和遠程監督幫扶,發現問題企業1.6萬余家,推動解決涉氣環境問題3.2萬余個。...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