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示惠州、肇慶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置換方案,涉及兩企業四條生產線,產能置換比例1.5:1,公眾可監督反饋。...
廣東公示惠州、肇慶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置換方案,涉及兩企業四條生產線,產能置換比例1.5:1,公眾可監督反饋。...
全國碳市場首次納入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覆蓋排放總量達60%以上。配額基準線收緊倒逼企業技術升級,促進行業低碳轉型,同時催生碳核查、碳金融等新興領域,推動綠色發展與產業機遇并行。...
根據海螺水泥2024年度年報和ESG報告,截止2024年末,公司擁有熟料產能2.74億噸、水泥產能4.03億噸,骨料產能1.63億噸,在運行商品混凝土產能5,190萬立方米,在運行光儲發電裝機容量645兆瓦。...
建工三建承建的大眾科技研發三期項目通過智能建造、技術革新、安全優質管理和綠色建造,樹立工業建筑新標桿,助力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預計3月底部分竣工驗收,7月底研發大樓封頂。...
濰坊市生態環境局高密分局通過“五抓”措施,強化企業治污、車輛監管、揚塵管控、煙塵治理和應急減排,推動空氣質量改善。PM2.5、PM10及綜合指數均同比向好,優良天數增加。結論:多措并舉顯著提升空氣品質。...
中材國際2024年境外業務收入增長11%,合同額增長9%,聚焦綠色低碳與數字化轉型。2025年將深化“一帶一路”市場布局,拓展新能源、替代燃料及運維服務,強化匯率風險管理和裝備業務多元化發展,推動從工程承包向產業生態構建者轉型。...
冀東水泥表示,北方市場水泥價格和銷量恢復良好,一季度均價提升20元/噸以上。東北收購符合戰略且成效顯著,推動價格高地形成。行業預計全年需求下降5%-8%,公司將持續優化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五碳工程”,保持碳排放強度行業領先水平。...
河南孟電集團水泥有限公司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及燃料替代項目環評工作,擬年處理4.5萬噸水洗飛灰、6萬噸危廢和15萬噸替代燃料,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減少污染與能耗。公眾可參與意見征集。...
金隅集團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實現穩步增長,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全球塑料污染嚴重,回收面臨分揀難、低值陷阱等挑戰。通過機械、化學、能量三種回收路徑,結合高效破碎預處理技術,可將廢塑料轉化為高價值“城市礦產”,推動循環經濟與綠色轉型。...
中國建材2024年度ESG報告強調綠色轉型、社會責任與治理提升,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低碳創新,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
華新水泥2024年業績公告顯示,公司營收和利潤實現穩定增長,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環保技術投入增加,成本控制有效,整體經營狀況良好。...
3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作《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主題發言。他表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我們將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依法治理超低價惡性競爭,規范競爭秩序,倡導“優質優價”,反對劣質低價,推動企業優勝劣汰,市場動態出清。...
寧夏建材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基礎建材與數字物流業務,營收和利潤穩步增長,擬每10股派現2.1元。報告強調節能減排、數字化轉型及政策驅動下的行業升級,推動水泥產能優化與超低排放改造,強化碳足跡管理與綠色發展。...
浙江金圓水泥有限公司產能置換方案獲確認,將建設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采用1:1置換比例,符合國家及省級規定,計劃2025年12月投產。...
濟寧市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能效水平、發展清潔交通、推進農藥化肥減量等措施,深入實施綠色低碳戰略,顯著降低污染物排放,增強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雷斌以匠心與責任,從基層成長為企業骨干,突破技術難題,優質完成多項民生工程,詮釋新時代建筑人使命擔當,展現工匠精神。...
海螺水泥2024年通過提質增效、綠色創新、股東回報等措施,強化主營并拓展產業鏈,推動智能綠色發展,優化治理結構,踐行ESG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投資者共享成果。...
吉爾吉斯斯坦當地時間3月20日上午10點,北京凱盛總承包建設的UCG集團吉爾吉斯斯坦坎特2500TPD熟料生產線順利點火投產。UCG集團坎特水泥廠總經理帕維爾先生出席儀式。...
RDF替代燃料以生活垃圾、工業固廢、農林廢棄物和裝修垃圾輕質物為原料,具減量化、低碳化和經濟性優勢,但預處理成本和熱值穩定性仍是挑戰,需智能設備突破以充分挖掘其潛力。...
我國加快構建綠證市場,推動綠色電力消費,助力“雙碳”目標。通過完善交易制度、擴展應用場景及國際互認,提升綠證環境價值,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3月13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 技術專場”在浙江杭州舉行。國檢集團認證評價中心總經理閆浩春作《數字化碳管理平臺賦能水泥企業對接全國碳市場》主題報告。...
文章關鍵結論:信云智聯通過“AI+多場景應用”(生產分析、安全生產、數據治理、巡檢運維),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節能降耗、效率提升與高質量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3月13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 技術專場”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致辭。...
貴州省2025年水泥、平板玻璃企業節能監察結果公示,如無異議將確認能耗合規情況,強化工業節能監管。...
青松建化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43.28億元,凈利潤3.54億元,同比下降23.68%。水泥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及綠色轉型挑戰,公司通過錯峰生產與能耗控制應對,擬每股派息0.10元,總計派發1.6億元。...
3月14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
一是強化“反內卷”共識,為行業發展傳遞正能量;二是強化日產量和錯峰天數“雙控”,推動產銷再平衡;三是強化交叉市場協調,推動跨區聯動錯峰聯動復價;四是提高價格政策透明度,減少決策誤判;五是創新合作模式,加快推進集中度提升和去產能。...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3月13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 技術專場”在浙江杭州舉行。...
對外,增強市場競爭力,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可幫助水泥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拓展碳交易業務,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體系,實現碳資產的可視化登記、交易與管理,增加碳資產的利潤;促進合作與共贏,通過共享碳排放數據和管理經驗,進各方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
邵俊表示,技術創新與進步,無疑是水泥行業破局突圍的不二法寶。回顧行業發展歷程,從傳統生產工藝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從高能耗、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級,技術進步為行業開辟了一條通往未來的光明大道。...
水泥企業通過固廢燃料替代和碳交易,可顯著降低碳排放并創造減排收益。利用RDF替代燃料,年減排收益可達千萬級別,同時降低燃料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政策支持下,固廢燃料被視為零碳燃料,進一步增強減排效益。...
今日水泥行業發生了這些事兒!...
中國建材集團的巾幗力量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獲得表彰,中國巨石成都公司絡紗車間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中研院石麗芬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她們在質量控制、技術創新和安全生產等方面展現了卓越的能力與貢獻。...
2025年,中國建材要怎么干?周育先表示,圍繞新主業定位,中國建材要基于以往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基礎優勢,從效率和效益角度,圍繞優勢多做增量,克服弱項優化存量,精準發力抓住變量,創造價值提升質量,努力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推動集團更快更好完成新舊動能接續,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湖南省工信廳2025年度涉企行政檢查計劃涵蓋民爆物品、監控化學品、無線電管理、節能工作、墻體材料、散裝水泥、車輛生產一致性和民機民船制造業等領域,通過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企業合規運營,強化安全生產和環保措施,促進產業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落實各項法規要求,保障行業安全有序發展。...
湖南省工信系統涉企行政檢查涵蓋民用爆炸物品、監控化學品、無線電管理、節能工作、墻體材料、散裝水泥、車輛生產一致性、民用船舶及飛機制造業等領域。檢查內容包括安全生產、許可合規、技術標準、能源使用等,以確保企業合法合規運營。檢查方式結合現場與非現場檢查,頻次依據年度計劃執行,強調屬地管理和層級監督,避免重復檢查。 **關鍵結論(50字以內):** 湖南工信系統對多領域企業進行合規性檢查,涵蓋安全生產、許可和技術標準,通過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確保企業合法運營,避免重復檢查。...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絡紗車間女工團隊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她們以精湛技能、創新精神和安全管理,在玻纖生產中彰顯“她力量”,推動智能化生產和綠色發展,年均增收降耗300余萬元。...
河北省發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導向目錄(2025-2027年)》,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涵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改造、智能工廠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及人工智能賦能等,旨在提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洛浦天山水泥公司通過“昆侖山下石榴紅”黨建品牌,融合安全、創新和民族團結,提升企業凝聚力與綠色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
政府投資: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
中國化學三位人大代表在兩會提出多項建議,聚焦綠色化工發展、氣凝膠材料推廣及建筑企業資金和產業工人問題,強調加大資金投入、健全標準制度、強化政策支持與監管,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冶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前瞻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如量子探礦、工業互聯網平臺及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助力產業升級和國家戰略需求,彰顯其在科技與產業融合方面的強勁實力。...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