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與新增并存,閑置與虧損相伴;水泥行業何去何從? ...
過剩與新增并存,閑置與虧損相伴;水泥行業何去何從? ...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明確了2016年工作重點。...
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圍繞《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組織開展綠色制造2016專項行動。...
相比企業關停、資產清算還債的破產清算方式,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更加穩妥。但找到合適的重組方并非易事。在產能嚴重過剩的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虧損面達到80%,有多少有能力又有重組意愿的企業可去接盤?...
在標準不斷從嚴,準入門檻不斷提高大趨勢下,作為限制類生產線應該全面審視其出路,不宜匆忙做出投資進行技術改造的決策。這樣做極有可能會加大今后其退出(概率較大)時的難度。在當前去產能的形勢之下,地方政府對這樣本屬限制類水泥熟料生產線擬作通盤考慮,不宜在環保上單打獨斗,花錢“折騰”,考慮主動退出或許是上策。...
2015年是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年,行業關注度不斷提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的建筑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2015年正式成立并全面開展工作。本文結合行業發展與聯盟工作,介紹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情況,并對十三五及今后建筑工業化有關工作進行展望。...
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企業在2015年受到需求快速放緩的影響絕大部分企業產量及混凝土銷售收入出現同比下降。水泥企業在下游產業鏈延伸的道路上走進了一個困局,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水泥與混凝土業務的協調發展顯得更為艱難;混凝土企業除西部建設作為全國最大型單一混凝土生產企業由于訂單的增長及產能規模的擴大呈現較好的經營狀況以外,另外兩家企業同樣出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情況。而從企業2015年全年業績來看,海南瑞澤、巨龍管業由于并表公司增加出現業績大幅上漲的情況,其他制品企業則為業績大幅下降或虧損。...
4月12日上午,臺州海螺3#水泥磨輥壓機技改提前16天順利投產,翻開了臺州海螺在“十三五”發展道路上嶄新的一頁。...
龍泉股份2016年公司新簽合同已逾10億元...
當前,我國“僵尸企業”長期虧損,多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主要依靠政府補貼、銀行貸款等不斷“輸血”得以為繼。處置不當將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而其處置也亟須大量資金支持。所以,金融資本應積極介入,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推動“僵尸企業”的重組與退出。...
短期來看,傳統產業如果不發生需求短缺,其庫存不會很大,更不會大量積壓。只有當產能嚴重過剩時,才會造成庫存持續積壓。庫存積壓是果,產能過剩是因;去庫存是治標,去產能才是治本。2016年的結構調整任務是治標先治本,標本兼治。...
一邊趴在A股持續融資,一邊每年從政府手中獲得大量的補助。在資本市場大量“抽血”之后,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并沒有好轉,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A股有265家上市公司已經淪為了資本市場上的“僵尸企業”,其負債率高企,存貨金額不斷上升,擠占了大量金融資源的同時也給金融系統帶來了風險。...
2016年以來,面對嚴峻市場形勢,英德海螺公司眾志成城,認真貫徹落實集團、股份公司年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年度生產經營計劃開展各項工作,練內功,拓市場,全面提高市場競爭力,超額完成一季度銷售任務!...
2016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領導層大力推動的“供給側改革”,旨在為危機四伏的中國制造業尋找出路。其實,早在2009年,郎咸平教授就在其著作《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中明確指出了中國制造業的危機所在,現在讀來仍然鞭辟入里、字字見血。...
如今,中國經濟正面臨著這七大困局:出口減緩,房地產綁架GDP;人才開始錯位,招工難、找工作亦難;資源危機嚴重,對外高度依賴;地方政府深陷債務泥潭;金融危機;社會開始固化,階層流動性差;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存在矛盾。...
“北方水泥去年產能利用率不到50%,整個東北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全國范圍內產能利用率也很低,水泥行業去產能化已經勢在必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北方水泥副總裁趙君。...
當前的低層次產能過剩,是我們曾經的經濟發展方式使然。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是靠承接外來產業轉移、扮演世界工廠角色發展起來的。...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我國去產能工作取得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1到2月,全國粗鋼產量1億2107萬噸,同比下降5.7%,降幅同比擴大4.2個百分點。不只是鋼鐵,另一個產能過剩大戶煤炭“減肥”也是初見成效。1到2月,全國煤炭產量5.13億噸,同比下降6.4%,焦炭產量下降10.4%,降幅同比擴大7.5個百分點。其他過剩產能如水泥、平板玻璃也紛紛“減虛胖、練肌肉。”...
我國建材工業的總體情況怎樣?姚燕用4個字概括:“大而不強”。姚燕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節能減排是實現建材工業轉型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2016年新疆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十三五期間將壓減水泥產能2500萬噸,占當前總產能20%;5年時間消化20%的存量產能,尚并不能證明地方政府去產能的果敢決心,更何況存量過剩如此明顯,因此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未來幾年,需求將進一步下滑,產能過剩矛盾會進一步加劇,行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水泥行業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強供給側管控,真正有效化解產能過剩”。希望水泥業借此良機,凝聚共識,共同行動,走出泥潭。...
去庫存政策刺激下房地產持續回暖:央行去年以來多次降息降準,多部委放松限購、減稅等去庫存政策多管齊下,效果已經初步顯現。1-2月數據顯示地產銷售、投資、新開工均明顯加快,后續政府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政策效果有望超預期,今年地產產業鏈情況將比去年明顯好轉。...
3月1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第十七屆年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應邀參加年會,并在“去產能和去杠桿:邁過結構調整之檻”分論壇發言。宋志平就如何去產能、實現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從三方面和與會代表進行了交流,他表示,要堅決淘汰低強度的低標號水泥。...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政府一手包辦絕對建不起來!共識是需要廣泛地吸引社會資本,但要實現這一點,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發掘出地下綜合管廊的經濟開發模式,讓參與投資的各種資本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就是要實現地下空間的可經營性。要讓地下空間利用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就必須形成地下空間清晰的產權劃分。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實現經營,實現產權的可流動性,激勵最好的資源向地下空間流動和配置,改善整個城市地下的面貌。...
相對去年行業“旺季不旺”現象,今年3月份表現出了明顯的季節性回暖。三個區域的3家企業今年3月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復蘇。從下游情況看,民用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但房地產需求還是比較弱,尚未看到明顯復蘇的跡象。...
綱要共分為20篇: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推進農業現代化;優化現代產業體系;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構筑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全力實施脫貧攻堅;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在國家城鎮化進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過程中,水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走上了人生巔峰。近幾年,隨著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水泥也逐漸從備受追捧的時代功臣變為遭人“嫌棄”的典型。...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斷加強對能源密集型水泥行業的管控,要求其提高生態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水泥企業必須采取行動去解決面臨的難題。...
中國中材集團董事長劉志江認為,傳統的等量置換和減量淘汰辦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常態下水泥行業的正常生態建設,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大企業主導和全行業自律、國內協調和國際化合作之間的關系,更加緊迫、精準、深入的推動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努力實現市場出清。...
3月4日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晉城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文件所附“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分工表”中有,完成陽城縣西城水泥廠1600噸/日熟料窯煙氣脫硝工程建設。在當前去產能的形勢之下,地方政府對這樣本屬限制類水泥熟料生產線擬作通盤考慮,不宜在環保上單打獨斗,花錢“折騰”。...
近日,在香港上市的華潤水泥控股(01313.HK)發布了糟糕的年度業績預告:股東應占利潤下跌超過七成,營業額下跌近兩成。亮起紅燈的不僅僅是華潤水泥一家,整個水泥行業都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巨大壓力。...
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房地產營業稅1160億元,增長20.2%;房地產企業所得稅652億元,增長14%;房產稅337億元,同比增長12.7%。而2015年全年,房地產營業稅增長8.5%;房地產企業所得稅下降3%,房產稅收入財政部未發布。...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甘肅省工業領域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圍繞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等三大環節采取相關措施,停止煤炭鋼鐵水泥新項目審批,通過3年的努力,實現煤炭減少產能1000萬噸、鋼鐵壓產500萬噸目標。...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