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冶在城市地下管網和綜合管廊建設領域具有全產業鏈優勢,通過智能化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高效與綠色發展,成為行業領航者。...
中國中冶在城市地下管網和綜合管廊建設領域具有全產業鏈優勢,通過智能化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高效與綠色發展,成為行業領航者。...
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持從供需兩側發力,標本兼治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等問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提質升級。要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標準引領、推進整合重組,推動落后低效產能退出,增加高端產能供給。要優化市場監管,加強行業自律,共同維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
到2027年,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階段性成果,建材產品深加工水平和綠色建材占比穩步提高,綠色建材產值占比達到全產業30%;玻璃、墻體材料等產業轉型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供給能力有效提升;鈣質巖類和硅質巖類礦產資源“精深用礦”取得積極進展;建材行業產業層次、質量效益明顯改善,綠色化、數字化、協同化水平有效提升。...
國統股份經營業績向好,市場訂單增加,成本管控見效,積極拓展PCCP管道外市場,力求扭虧為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產生的需求增量并不足以緩解供需矛盾。...
湖南省發布了2024年版工業領域鼓勵發展的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涵蓋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節能、信息化等多個領域,旨在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這份目錄包含53項技術、裝備和產品,涉及企業包括山河智能、湖南邦普循環科技、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涵蓋了從廢棄物處理、新能源裝備到高效節能技術等多種解決方案,旨在推廣和應用。...
該指導意見旨在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目標是到2027年取得明顯成效,2030年全面突破。關鍵措施包括:建立數字化共性基礎,培育數字經濟,促進產城融合,推進精準治理,豐富公共服務,優化環境,提升安全韌性;同時,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構建數據要素賦能體系,優化數字化轉型生態,創新制度和運營模式,并推動協同發展。指導意見強調了組織執行、資金支持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2024年版的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共53項,涉及資源綜合利用、工業節水、先進環保等領域,旨在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和碳中和。公示時間為2024年5月20日至26日,公眾可提出異議。...
國統股份在2024年的業績說明會上回應了投資者關切。公司2023年虧損,但未達到ST標準。為扭虧為盈,公司將聚焦技術創新、產品優化、精細化管理及內部組織優化,以提升競爭力和財務指標。公司計劃在PCCP市場鞏固優勢,拓展新興市場,尤其關注國家重大水利項目。此外,公司還將探索多元化業務,如風電塔筒、PC構件等,并考慮與中國物流集團的協同效應。對于股價下跌,公司強調將通過提升基本面和經營效率來增強市場信心。...
國統股份2023年年報摘要顯示,公司營收下降42.25%,凈虧損擴大148.54%,主要業務為PCCP管道制造,同時涉及風電塔筒等多元化產品。公司采取以銷定產模式,計劃聚焦高端水泥制品市場和新能源產品,參與國家水網建設,并響應風電行業發展。然而,財務數據顯示經營業績下滑,資產總額減少4.64%,每股收益為負值。...
2024年2月份,住建部表示未來每年將改造10萬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線,因地制宜協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筆者推算,此類項目每年將帶來水泥需求量1000-2000萬噸左右……...
推薦李國瑞為水電十四局董事、總經理,李國瑞不再擔任水電十四局工會主席職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同時廢止。...
初步分析是由于工人進入有限空間后缺氧窒息身亡。...
中交二航局召開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了中交集團黨委關于中交二航局領導班子調整的決定。...
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上海建工與南昌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適應產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3年本,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據中鐵十五局項目負責人嚴凌云介紹,科教大道長13.5公里,沿線規劃建設國際科教走廊,是深汕特別合作區“五橫六縱”交通體系重要項目。科教大道地下鋪設綜合管廊,納入電力、通信、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有效改善城市空間,提升道路使用質量。...
近年來,國家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與激勵舉措,推動供應鏈資源的數字化整合,培育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市場也稱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是今年最重要的增量政策工具。近期,隨著各方陸續披露相關信息,其額度分配、支出進度與市場影響等也得以明晰。...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要推進交通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公路主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互動格局。...
8月31日,中國中鐵發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
推動水泥產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上游拓展綠色礦山、砂石骨料、鈣基材料等,下游大力發展PO42.5及以上等級水泥等,并且全面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
具體講,發展一萬噸散裝水泥的效益,可節約標準煤229噸,可減少水泥跑冒滴漏58噸,可減少水泥粉塵排放100.5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7噸,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95噸,可利用工業廢棄物255噸,綜合效益45萬元。...
如何在散裝水泥的全生命周期,打造綠色循環型產業,實現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盡快實現碳中和?...
預計2020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市場規模可以輕松突破1000億大關。...
發展散裝水泥,可減少大氣的粉塵污染,可保證工程質量,節省大量的用工成本,提高工程進度,促進節能減排提高工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據介紹,園區主要生產裝配式建筑主體結構、裝配式內外裝修及圍護所需的部品部件。...
數據顯示,2019年雄安新區開工建設項目共67個,完成計劃開工的97%。...
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0%,與歐美、日韓等國家超過90%的利用率差距較大。...
中國水泥網近日采訪到葛洲壩水泥董事長黎明,就葛洲壩水泥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未來水泥行業發展趨勢等問題展開了詳細交流。...
“2019年國際建筑垃圾資源化經驗交流會”暨“2019國際建筑垃圾處理及利用展覽會”于 2019 年 6 月 3-5 日在上海與“2019上海國際城市地下管廊及工程機械展覽會”期間召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種規模管涵生產企業近2000家;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產品制造和應用的最大規格為Φ4400mm。 鋼筋混凝土箱涵產品制造和應用的最大內寬達12000mm。...
根據中國雄安官網,國務院已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雄安新區定位“千年大計”,總體規劃落地后配套規劃和大規模開工速度將加快。...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印發了《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通告表明,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搶抓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的關鍵“窗口期”,深入推進“雙千工程”,大力實施“十百千萬計劃”,集中力量推動千億級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省政府近日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泥、砂、砼本是唇齒相依的緊密的產業鏈,2018年,借著錯峰,水泥價格大漲利潤大贏,砂石乘著環保風暴收縮資源,其價格也一飛沖天,唯有混凝土被動挨打承受痛苦。原本是息息相關的兄弟,現在水泥一騎絕塵,砂石一花獨秀,唯有混凝土行業腥風血雨。...
“國際建筑垃圾處理及利用展”是上海中壹展覽公司聯合行業機構傾力打造的專業展會,是中外建筑垃圾處理及利用行業集形象展示、品牌推廣、市場營銷、技術交流于一體的實效交流平臺。組織方憑借多年豐富的展會經驗將開展強大的組織宣傳工作,吸引來自國內外建筑垃圾處理及利用的用戶行業的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及貿易采購商,為廣大用戶及專業人士提供創新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
華中地區首個引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健康預警”系統,國內首個成規模使用機器人巡檢、高靈敏度地下管廊激光傳感器氣體檢測.........
近日,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嘉興市建筑業持續穩定發展加快培育現代建筑業的若干意見。...
5月18日,“廣西水利行業預制混凝土制品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在南寧舉行,會議由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珠江水利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主辦,廣西珠委南寧勘測設計院、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建華建材集團協辦。...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在海螺,綠色融入企業肌理,正成為發展主色調。...
2018年5月8日上午,北京中海勝景科技有限公司與陜西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暨低開裂敏感性的水泥技術交底簽字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新華社21日全文播發《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共分為十章:總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空間布局;塑造新時代城市風貌;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構筑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
張振崑先生已經從事水泥行業研究五十一年,雖年過古稀,但他對技術研發依然保持充分的熱情和執著。在臺灣新竹及花蓮廠工作三十余年后,先后又經歷了2005年瑞昌地震和2008年的四川5·12特大地震,五十年如一日深耕水泥工業制造技術,如今仍然堅守在江西亞東的生產第一線。...
近日,記者走進全國試點、全省示范項目——景德鎮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基地,驚喜地發現,30.9公里管廊土建工程已經全部完工,昌南拓展區兩條管廊已正式投入運營,高鐵商務區和景東片區11條管廊完成部分管線入廊,正在實施基坑回填和設備安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