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股份公布3月止第一季度報告,虧損由上年同期264萬元,擴至5559萬元,每股虧損2分...
中材股份公布3月止第一季度報告,虧損由上年同期264萬元,擴至5559萬元,每股虧損2分...
中國水泥工業已經進入到一個低速穩定發展的平臺期,中國的水泥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肩負著今天發展和未來提升的歷史責任。我們將勤奮努力,不辱使命,踐行綠色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為中國水泥行業早日引領世界水泥工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4月28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水泥峰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召開。本屆峰會以低碳水泥、綠色發展為主題。...
新常態下,水泥企業更應該及時轉變發展思路,通過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聯合重組、市場競合、自律限產、國際產能合作等方式,圍繞“供給”多管齊下,保持供給與需求、銷量與價格的動態平衡,爭取良好的效益,進而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為經原國家建材局授權、國家工商局審批的中國水泥行業建設最早、影響力最大的行業門戶網站,中國水泥網也應邀參展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水泥技術及裝備展覽會,與諸位新老朋友相約A268展臺。...
4月27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和中國貿促會建材分會共同主辦,北京建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水泥技術及裝備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
中材股份公布,子公司中材國際3月止第一季度報告,按中國會計準則,錄得營業收入45.38億人民幣,按年上升2%。純利1.18億人民幣,倒退43.7%,每股收益11分人民幣。...
4月11日,海螺集團以EPC總承包方式承建的印尼SB1 5000t/d熟料生產線項目迎來重大工程節點——回轉窯合龍。至此,項目設備安裝進入高潮,工程建設進入沖刺點火試生產的快車道。...
2014年在國家經濟增速下滑的宏觀背景下,水泥行業全年依然取得了780.20億元的利潤總額,為僅次于2011年的第二高位,同比增長1.38%。但水泥行業上市公司在2014年業績分化嚴重,各種酸甜苦辣自有體味,這與企業區域化經營密切相關。所統計的24家水泥上市公司的水泥業務銷售收入超過3107億元,同比增長3.48%,平均毛利率為23.40%,兩者明顯高于行業整體水平。...
在宏觀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每個行業都將呈現各自的新的發展形態。對于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來說,在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行業發展新常態是什么,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是什么以及新常態下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應該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
4月11日下午18時28分,由中國中材國際(南京)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的贊比亞DANGOTE 3200 t/d熟料水泥生產線成功點火運行。...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披露重大事項,于2015年4月21日開市起臨時停牌。...
中材股份發盈警,預期集團截至2015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擁有人應占綜合虧損約為6000萬元。...
隨著海外投資規模逐年增大,我國海外投資者面臨的各種風險也隨之增加,逐步完善制度,規避防范也不可或缺。機遇往往和挑戰并存,如何權衡二者便見仁見智了。在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奇看來,挑戰永遠存在,但“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所帶來的機遇,遠大于與其并存的挑戰。...
2014年7月公司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公司上市后將不斷拓展新的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籌資成本,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積極利用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能力或向商業銀行貸款等多種形式融入資金,以滿足公司產品開發、技術升級及補充流動資金的需要,推動公司長遠發展。...
在國內市場大幅滑坡,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公司市場開拓實現預期目標。全年公司共新簽合同273億元,其中新簽國內合同56億元,同比下滑39%;新簽海外合同217億元,同比下滑6%。海外合同主要集中在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區域。客戶服務業務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共簽訂客戶服務類合同22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保生產合同金額約14億元,備品、備件業務合同8億元。...
2014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9.03%,主營業務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30.19%,主要是由于公司風電葉片、氣瓶、膜材料等產業產品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銷售收入穩步增長,其中:風電葉片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2.00%、膜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32%。...
內地企業自去年開始刮卷起產業升級浪潮,中材股份選擇通過延伸產業鏈,以尋求持續發展空間。公司主席劉志江接受訪問時指出,中材一直從事水泥等中間產品制造業務,今后會進入終端產品領域;同時,藉著內地城鎮化方向,擬開拓水泥廠以外工程總承包業務,包括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工程。劉志江又稱,今年工程、新材料業務料有改善,而三大業務表現將不遜于去年...
3月30日,全球最大的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供應商——中材集團旗下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01893.HK)在香港發布了2014年度業績報告,2014年,中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52.85億元,同比增長6.15%。...
3月26日上午10時30分,由中國中材國際(南京)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的埃塞俄比亞DANGOTE 5000 t/d熟料水泥生產線成功點火運行。...
3月10日,中材集團黨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在近期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中材集團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兩個責任”)的具體措施。...
作為一種成熟的除塵技術,袋式除塵技術在世界各地的水泥和石灰窯普遍使用。由于環境法規對工業設施排放粉塵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減少粉塵排放量及相關運營成本就成為了水泥和石灰生產商的一大要務。...
過去的一年里,建材行業在市場優化和政府調控的雙重洗禮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前路依舊荊棘滿地,我們須得真抓實干、步步為營,方能走出困局。中國中材集團在不斷探索中將“走出去”等戰略落到實處,從實踐中找到了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本期刊發《適應新常態 謀定新戰略 推動轉型升級邁向深入》供行業同仁參考。...
2月11日,中材水泥二月份月度管理工作會議以視頻通訊的方式召開。中材股份副總裁、公司董事長隋玉民,公司總經理滿高鵬,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李勝泰,副總經理武新賢、朱曉明、路同增、史歷,總會計師王巖,工會主席李俊,副總工程師王軍梅等公司總部及運營管理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全國各地區水泥行業2015年一季度停窯情況匯總...
縱橫通達的水運條件讓江蘇市場以開放性姿態成了各路水泥大軍涌入和爭奪的“香餑餑”,尤其是來自長江上游的熟料和水泥量更多。而隨著近年來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落”,江蘇市場水泥需求受到了一定影響,身為“局內人”的當地諸多水泥、混凝土企業,更切身感受到了經濟常態化后,水泥需求下降所帶來的市場變化。...
1月21日工信部發布《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推進計劃》是為落實《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大力推進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加快促進原材料工業轉型升級而制定。...
統計局發布了2014年水泥行業盈利情況,全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9792億元,利潤總額780億元,僅次于2011年,位居歷史第二高位。水泥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如何?2014年年報何時披露?...
經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4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1.5億元,比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上升。...
當前,中國經濟正進入“新常態”,在這一背景下,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水泥行業,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水泥行業人士應及早認清水泥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準確把握這一趨勢,找準發展方向。...
中材國際周三晚間公告稱,根據論證結果,目前實施收購資產的條件尚不成熟。經審慎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于1月29日開市起復牌。...
1月20日,中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材水泥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所屬企業負責人、公司派出機構、各職能部室負責人等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材股份副總裁、公司董事長隋玉民主持。...
從中材國際的資料顯示,溧陽市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采用BOT模式投資建設,總投資1.05億元,項目運行綜合成本約在140元/噸左右。目前,獲得的補貼僅有75元/噸。除了處理運行費用,前期投資的1.05億,以及系統在調試期間不正常運行造成產量的減少、設備的折損等都沒有得到補償回報。...
溧陽天山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充分利用了水泥生產系統的固有優勢,使垃圾“資源化”得到了充分體現:除直接替代水泥原、燃料,節約水泥生產固有消耗和提高余熱發電量外,還間接節省生料和原煤的粉磨電耗,減少系統NOx和TOC的排放量。...
1月16日,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14年公司主業平穩運行,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技術創新取得了新的成果。...
1月14日,中材集團2015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14年,中材集團全面實現保增長目標,生產經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為貫徹全會精神,本人于2014年2月曾發表“關于水泥行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一文。現在,根據黨中央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關于對外開放的指示精神和國家主要領導近期有關重要講話,就“關于水泥行業繼續對外開放的思考”為題發表看法,與同仁們商酌。...
元旦期間安徽合肥區域水泥價格再度走低,而環巢湖地區主要企業一季度也將進行停產檢修……...
“持續不斷的研發創新,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成功“走出去”時,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材國際)副總裁蔣中文這樣說道。隨著中企擁有的低價資源優勢逐漸喪失,培育持久的創新能力成為企業能否在海外持續發展的根本。...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