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集團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化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新材料和關鍵核心技術,如特種水泥、先進陶瓷、光電技術等,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集團通過混改、并購重組優化生產關系,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領軍的央企。在市場化經營和薪酬激勵改革中,集團強化內部整合,促進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打造全球化布局。...
中鐵隧道局團隊自主研發的盾構/TBM隧道智能建造技術獲得國際贊譽,推動了中國盾構隧道智能化建造技術的全面發展。團隊致力于隧道掘進機制造,從引進到自主創新,建立了盾構隧道智能建造體系,并開創了TBM隧道智能建造技術應用,提升了中國隧道建造技術水平。未來,他們將繼續深化智能建造研究,促進技術進步。...
中國建材集團推出在線學習平臺“善建e學”,提供豐富多元的課程,涵蓋多個領域,旨在促進員工終身學習,提升個人及企業發展。該平臺擁有高端師資,支持多端訪問,以靈活方式賦能學習者,助力開拓視野、提高能力。7月4日正式上線。...
武漢理工大學等機構的“高鐵相抗蝕膠凝材料”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創新了膠凝材料體系,突破性能設計局限,應用于多個重大工程,產生顯著經濟效益。海螺集團作為主要完成者之一,注重創新和科技賦能,轉型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多次獲獎,對水泥工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建材集團的高世代浮法玻璃基板技術榮獲2023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是該集團在玻璃新材料領域的重大原創成果,標志著中國玻璃行業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項目團隊攻克核心技術,建成國內首條8.5代浮法玻璃基板生產線,實現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保障了信息顯示產業的戰略安全。...
第二十二屆海創會在福州舉行,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校地合作,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復旦大學與福建省簽約共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同濟大學則簽署協議在福建建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基地。展會展示了各類高精尖科技成果,如新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智能裝備,展現了科研與企業的緊密結合,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海創中心作為服務平臺,加速科技企業孵化和創新要素集聚。...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在2024“六零綠色建材日”活動上致辭,倡導建材行業綠色轉型,強調建設“六零”工廠以推動綠色發展和“雙碳”戰略。中國建材集團將致力于綠色科技研發、制造、產業布局和服務,引領行業高質量、低碳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人民福祉貢獻力量。...
煉油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戶,有巨大的節能降碳潛力。國家推出《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旨在通過流程優化、公用系統和用能設備改造、能源結構優化和數智化改造,提升能效,推動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這包括減少不合理工藝、提高能效設備應用、使用清潔能源、跨行業耦合和實施智能化管理,以實現節能減排和競爭力提升。...
金隅集團2023年股東周年大會于6月6日召開,選舉產生第七屆董事會及監事會,同時進行了審計委員會主任及委員的變更。...
中國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團隊成功研發一系列世界領先玻璃新材料,實現了全球高端玻璃技術工程與高端玻璃裝備市場占有率超65%。通過創新鏈、工程鏈、產業鏈“三鏈融合”模式,該團隊推動中國建材集團從傳統企業轉變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助力中國玻璃技術從追趕走向超越。...
蘭州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滿萬金一行調研甘肅建科院,探討合作事宜,涉及園區建設、科技獎補政策和科技創新。雙方期望在新材料研發、技術咨詢、成果轉化等領域深化合作,以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蘭州經開區將支持甘肅建科院的業務發展。...
首屆有色金屬礦業技術論壇暨2024年智能礦山發展大會在丹東召開,聚焦推進有色金屬智能礦山建設,旨在促進行業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與會嘉賓和專家就智能礦山的關鍵技術、發展趨勢和實踐案例進行了深入探討,強調了數字化轉型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會議還展示了智能礦山的相關技術和產品,促進了行業交流與合作。...
中國建材集團總院和凱盛科技在中國國際玻璃工業技術展覽會上展示了其在玻璃產業鏈中的創新成果和先進技術,包括耐火材料、檢測技術、微晶玻璃、氣凝膠材料、節能安全玻璃和氫能源利用等。雙方與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獲得行業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展現了在推動玻璃工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實力和影響力。...
鄭德珵作為ST深天獨立董事,2023年勤勉盡責參與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和專門委員會會議,無缺席,對所有議案投贊成票。他在會議上提出建議,關注公司治理、資金占用、對外擔保等問題,并與內部審計和會計師事務所保持溝通,維護中小股東權益。...
……...
第二屆中國(西安)國際礦業裝備與技術展覽會開幕,強調煤炭行業向新能源和高質量發展轉型,展示煤炭和礦業的新技術、產品和裝備,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助力行業智能化和綠色發展。眾多企業參展,專家論壇聚焦煤礦智能化和創新裝備,促進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第三巡視組對中國建材集團開展巡視,旨在監督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實情況,以及巡視整改成效。集團表示將積極配合,以巡視為契機推動高質量發展。...
該文闡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的方案,旨在打造低碳高效綠色之城。該示范區對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城市布局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重大意義。方案聚焦建筑、交通、產業的綠色轉型,強化能源、生態、文化的支撐,目標是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全國綠色發展提供示范。...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主辦的《中國產業科技》雜志推出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專欄刊發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源建設集......
2024年聚焦轉型示范、項目投資“兩個關鍵”,加快推進“五大體系”建設,聚力打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1500萬千瓦左右,接納省外電量1300億千瓦時以上,煤炭、原油產量穩定在8500萬噸、2100萬噸,能源領域完成投資2000億元左右。...
原則上研究院院長/副院長薪酬區間在50-200萬元之間、高層次人才薪酬區間在30-100萬元之間。...
推薦李國瑞為水電十四局董事、總經理,李國瑞不再擔任水電十四局工會主席職務。...
1月9日—10日上午,中國建材集團2024年工作會議暨第二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2023年是尖峰集團上市30周年。在“老八股”之一的鳳凰化工多次易主換殼并最終退市后,尖峰成為浙江上市最久的企業。...
督察現場甚至仍能見到有砂石滾落下泄。...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受邀出席第三屆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與第四屆光電材料大會,強調中國建材集團將牢固樹立“產業合伙人”思維,與海內外朋友務實合作、攜手共進,共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生態,加快新材料領域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第三屆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邢鋒主任委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創新聯合體聚力,金隅智造工場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構建產學研用協同機制,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撐。開放創新應用場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金融和資本要素引入產業,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活力。未來,金隅智造工場將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創新發展。...
11月16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閻曉峰會見了到訪的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一行,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國慶參加會見。 ...
近期,中建西部建設新簽約18筆大單,總簽約量201.6萬方。...
安徽籍院士彭壽一直在功能玻璃領域一線從事科研、設計和產業化工作,是該領域的帶頭人。...
下一步,中國將盡快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全力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將其建設成為指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引導綠色低碳資金、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市場。...
11月2日,中國建材集團舉行第一屆數字化外部專家委員會聘任儀式并召開重點項目咨詢評議會。...
10月17日,中建三局鋼構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武漢舉行。...
近期,中建西部建設簽約16筆大單,總簽約量166.3萬方,涵蓋房建、市政、道路、新能源等多領域。...
[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水泥產業鏈指數運行周報(2023.9.22)...
由于個人原因,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立軍先生申請辭去公司第十三屆董事會獨立董事職務,同時辭去公司第十三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
西安龍凈自主研發的“SK505高效脫硫除霧除塵一體化及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成果,通過了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組織的專家組鑒定。...
價格何時真正反彈? 1.水泥行業如何降碳?高長明提出5條減碳路徑! 2.[專題]中國水泥企業走出去發展報告 3. 6家水泥企業未完成錯峰任務!名單公布 4.兩位水泥混凝土專家入選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8月31日,中國工程院發布《關于公布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的公告》。名單共655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73人,其中有兩位研究方向為水泥相關的專家:北京工業大學崔素萍、武漢理工大學胡曙光。...
8月2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合作共享新機遇、創新激發新動能”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開幕。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建材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受邀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堅持創新驅動 深化合作共贏 攜手共創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未來》的主旨演講。...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