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里的混凝土建筑四行倉庫 現在怎么樣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4天獲得了9.1億的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1億多票房,綜合票房超過了10.49億元,成為復工后首個達到10億票房的大片。
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展現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的戰斗場景。
該片全景還原了四行倉庫的建筑面貌,然而作為一部商業電影,為了提升視覺效果,免不了對真實情況做一些戲劇加工。
那么實際的四行倉庫到底長啥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通和洋行設計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位于上海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占地0.3公頃,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
△歷史圖紙中的租界分界線示意
倉庫創建于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由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和西側北四行(分別為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鹽業銀行)倉庫組成,四行倉庫于1931年設計,1935年建成,大陸銀行倉庫的設計與建成略早于四行倉庫。
兩座倉庫均為地上五層,無地下室,建筑主要為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體系。兩棟倉庫統稱為“四行倉庫”,設計師均為“通和洋行”。
02
建筑立面的戲劇化創作
影片中,導演真實還原了四行倉庫南側蘇州河南岸的建筑立面,但是對北立面做了藝術加工。
在北立面中間位置樹立了一個堡壘形式的結構,這為這座建筑增添了幾分工業感與魔幻氣氛。
△《八佰》海報上四行倉庫北立面的堡壘造型格外顯眼
倉庫的設計更多考慮實用性的原則,北立面作為次要朝向,實際設計為典雅的ArtDeco建筑風格。
03
大尺度中庭的表現
影片中幾次出現了謝晉元團長在中庭二層訓話的場景,下面戰士列滿中庭的景象振奮人心。
那么,四行倉庫真的有這樣大的中庭空間嗎?
△改造后的四行倉庫中庭,新增的采光天窗與空中連廊為改造設計。攝影:邵峰
四行倉庫中央通廊是近代倉庫建筑的特色,中央通廊直通五層。然而實際的中庭寬度并沒有影片中那樣的尺度,實際應該只有7米左右,顯然這樣的空間是很難鋪開壯烈的戰斗場景的。
同時,從平面圖上看,建筑并沒有設計地下的水道。
作為一個倉庫建筑,裝飾高檔的辦公室、會議室也都是不存在的。
04
對岸到底多繁華?
△《八佰》電影里打造的“東方巴黎”
電影試圖把蘇州河對岸打造成租界里繁華上海灘的縮影,而實際南岸為都是低矮民宅。
05
如今的四行倉庫
戰后四行倉庫作庫房用,1980年代后曾作家具城、文化用品市場等,外立面經過多次粉刷,中央通廊被層層封堵。
1985年四行倉庫被公布為抗日戰爭紀念地,2014年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華建集團上海設計研究院開始了四行倉庫的改造復原設計,并與2015年竣工。
改造項目全面整治周邊總體環境,完整地保護四行倉庫和大陸銀行倉庫建筑整體,復原西墻,重現抗戰歷史創傷。
功能設計上植入新功能及重塑公共空間,將中庭之西的1-3層改為抗戰紀念館,其余部分1層做停車、后勤等多功能使用,2層以上辦公,6層為會議區和可上人觀景平臺。
2015年8月13日,四行倉庫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名錄。2017年12月2日,四行倉庫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