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團:堅持創新引領 催生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長遠發展的巨大優勢。海螺集團作為傳統制造企業,視創新為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全會的召開,也進一步堅定了海螺廣大干部職工堅持創新驅動的信心和決心。
海螺集團黨委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及時傳達學習全會精神,專題部署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黨委領導班子認真領會五中全會對創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2月初召開的品牌強國論壇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在主旨發言中首先就提出了創新驅動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
集團各級黨組織通過專題黨課、主題黨日、座談會、班前會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切實把握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引領作用,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五中全會精神上來。
學在基層。海螺集團黨委班子深入基層宣講全會精神,講述發展成就,闡釋重大意義,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一起展望未來愿景。各級黨組織也結合本單位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學習活動,不僅推動全會精神進一線、進班組,實現全覆蓋,更使廣大干部職工準確理解把握全會精神的內涵要義。
寧國廠是海螺集團的發源地,走進廠區,全會精神學習宣傳的氛圍十分濃厚,制造分廠黨支部的員工正在分廠的櫥窗前停留學習,支部副書記說章亮說:“廠黨委為每個分廠都制作了全會精神的展板,讓一線員工多了一個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途徑。老廠要保持生機活力,更要大家積極創新、勇擔使命。”
駐扎在海拔3300米的雪域高原上的八宿海螺,水泥窯燒的火熱,干部員工的學習熱情同樣火熱。藏族小伙洛松鄧增是公司工程處的員工,他激動地講述著“十三五”以來身邊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尤其是要強化創新思維,爭做標兵。”
藏族員工學習圖形制作
肖民是海螺型材下屬的天河環境公司的研發員,參加完公司的集中學習后,十分激動:“以前公司是民營企業,參加黨組織學習的機會少,被海螺收購成為國有企業后,能夠經常參加支部開展的各類學習活動,讓我收獲很大。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研發人員,覺得未來充滿機遇和挑戰,更懂得作為青年一代,要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利用專業知識助力提升公司的生產效率,積極推動公司低溫、薄壁催化劑的研發,拓展產品的使用領域,打好創新主動仗。”
海螺設計院的田文剛月初參加了集團開展的人才(統戰)工作座談會,與大家一起交流了全會精神的學習心得:“從1998年進入海螺,見證了集團的快速發展,最大的感受就是海螺一直在創新的路上。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的核心增長動能地位的強調,但也應該看到未來行業標準會日益嚴格、專業要求會持續提升,得給自己持續“充電”,及時了解行業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充分把握好行業和專業發展方向。”
海螺投資機關黨支部12月份的主題黨日活動地點選在了蕪湖產業創新館,支部黨員奚近強說:“參觀前,支部組織我們學習了全會精神,再到創新館實地參觀,更能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
干在實處、真正入腦入心。集團自上而下的學習熱潮也轉化成學以致用的貫徹熱潮。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積極將五中全會精神轉化為立足崗位、建功新征程的具體實踐。
胡章志是樅陽海螺生物質工段的裝載機駕駛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運送來的秸稈卸下堆放好,再把秸稈輸送到破碎機上 。“我的這份工作看著普通,卻十分有意義,看著秸稈被抓送到破碎機后,再進入水泥窯,心里就覺得又為綠水青山做了一份自己的貢獻。我也是生態文明思想的踐行者!”全會召開后,樅陽海螺黨委全力推進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建設進程,目前一期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正在進行試生產調試。項目正常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省原煤約4.9萬噸,處理掉秸稈等生物質“廢物”約15萬噸,不僅減少秸稈等燃燒帶來的污染,還能帶動生物質“廢物”資源化產業發展,幫助周邊農民創收,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蕪湖海螺綠色礦山作為國家級綠色礦山、水泥行業十佳礦山,建設標準一直在擴展,建設過程一直在持續,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這已經是蕪湖海螺礦山分廠全體員工的共識。“全會強調科技創新,我們不僅要提升精細化管理,堅持做好綠色礦山的維護,還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礦山生產運營水平。”礦山分廠廠長楊海艦表示。
對客戶而言,外貿公司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服務。安徽國貿集團所屬輕工國際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對最優質量服務的需求,不斷推進業務模式創新,以服裝部為試點,突破傳統的部門組織架構,部門成員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形成鏈條、成為整體,為客戶提供從設計、打樣到生產、交貨等全方位的一體化服務。當前,輕工國際的出口事業部、設計打樣中心、展品展示中心等部門也借鑒成功經驗,努力提升公司業務規模。
“新能源公司下屬電站分布在全國各地,且多為無人電站,日常運營若依靠人工管理,很難準確及時監控運行情況,費用也高,所以我們著力打造新能源智控和財務管理兩大中心,通過實時監控、自動預警、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努力將各項目電站的日常管理集中到兩個中心,實現“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的跨越。”目前,新能源公司正在在加快兩大系統間的融合,最大化提升公司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宣城海螺水泥17.7MW分布式光伏電站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12月18日,海螺集團召開第三屆科技創新大會,相信海螺集團的創新之路會越走越堅定,為企業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