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冀東水泥董事長孔慶輝:供給側發力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水泥行業在公眾眼中一直與高能耗、重污染等詞匯形影相隨,水泥廠被人們形容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近年來,以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隅冀東水泥)為代表的一批水泥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持續不懈的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讓水泥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這些企業已經轉型為綠色環保的主動引領者、地方經濟的有力推動者、民生就業的重要保障者。
作為中國第三、世界第五大水泥企業和全國最大的綜合型建材企業之一,金隅冀東水泥始終在不斷思考、探索水泥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識變求變應變,貫徹新發展理念,從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到產能結構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聯動等多維度進行深度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水泥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金隅冀東水泥董事長孔慶輝給出了他的思考。
從灰色制造到綠色智造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環境友好型企業始終是金隅冀東水泥轉型升級的奮斗目標。圍繞這一目標,金隅冀東水泥持續開展技改創新、科技攻關,多項技術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金隅冀東水泥加強礦山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邊開采、邊修復、邊建設的“三邊”模式,對礦區實施邊坡治理、覆土見綠、路面硬化、植樹造林、引水上山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打造了多個國家級綠色礦山,走在了生態礦山建設的前沿。如今,金隅冀東水泥的很多廠區遠遠看去就像寧靜美麗的花園。
水泥窯聯動處置技術為水泥企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使得水泥企業不再是環境的“負擔”,而轉變成為優化資源利用的“貢獻”企業——曾經的水泥廠搖身一變,成為“吃垃圾”的環保工廠。
孔慶輝介紹,金隅冀東的水泥窯可聯動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險廢物、飛灰、污染土壤等,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增加了防護服、口罩等醫療廢棄物和新發地受污染食品的處置,充分發揮了“城市凈化器、政府好幫手”作用。
從“灰色制造”到“綠色智造”,金隅冀東水泥的轉變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的加持。近年來,金隅冀東水泥在裝備智能化方面進行了巨大投入。孔慶輝表示,在社會加速發展的今天,水泥行業智能化發展愈加迫切。對于像水泥行業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來說,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是一個重要抓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水泥企業轉型為智能工廠,實現傳統產業迭代升級。
從“單打獨斗”到全產業鏈聯動
金隅冀東水泥是北京市屬國企金隅集團與河北唐山市屬國企冀東發展集團,順應京津冀聯動發展國家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在產能過剩領域打造的一個典型成功案例,是我國水泥行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的規模較大的一次戰略并購重組。改革重組的紅利讓金隅冀東水泥駛入良性發展軌道。
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大型龍頭企業進行整合重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孔慶輝認為,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行業必須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和國家產業政策,通過技術進步、環保升級等方式推動供給高端化的同時,有必要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來推進行業結構調整,提高優質產能集中度,淘汰落后低效產能。
“企業能否實現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考驗的是全產業鏈的聯動能力”,在孔慶輝看來,全產業鏈聯動就是要優化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也為自身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孔慶輝告訴記者,為了優化物流管理、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金隅冀東水泥開啟了與具有央企背景的網絡貨運平臺頭部企業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通過物流運輸全流程數字化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能。
對于此次合作,孔慶輝給出了他的思考,“高質量發展一定是開放共享的發展。企業要學會借力、借勢,打開視野、提高標準。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向未來發展的需求看齊,瞄準先進企業,開展與一流企業的學習、合作,最終實現 ‘1+1>2’ 的雙贏局面”。
產業鏈聯動是水泥行業未來生存之道,也是水泥行業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孔慶輝最后說。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