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工信局王剛:臨沂水泥石灰石儲量17.24億噸,占全省的35%
8月18日,由山東省水泥協會主辦的“山東省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在山東濟南順利召開。臨沂市工信局原材料處處長王剛在會議介紹了臨沂市水泥行業的發展情況及十四五發展目標。
王剛表示,臨沂市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泥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出臺以水泥為重點的建材產業發展規劃,統籌政策,調整結構,退城入園,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基本情況
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三五期間,臨沂市規模以上水泥企業21家,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9條,全市水泥熟料產能1180萬噸,2019年全市水泥消費量超過2100萬噸,商品水泥及制品269萬噸。重點骨干企業有平邑中聯、沂水山水、費縣沂州、蒙陰廣匯等。
2、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臨沂市水泥原料資源豐富,石灰石儲量17.24億噸,占全省的35%,遠景儲量200億噸;石膏儲量28億噸,在臨港建設的鋼鐵基地項目投產后,可提供超過500萬噸/年的水渣原料。在發展水平方面,中聯、沂州和山水三大集團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大型原料均化、節能粉磨和自動控制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3家企業被評為綠色礦山。
3、產業布局不斷優化。臨沂市出臺了《臨沂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材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臨政發(2018〕1號),建立領導小組,成立建筑建材產業專班,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2019年以來積極推進建材產業優化布局,積極推動水泥企業進入園區集聚發展.推動位于主城區的沂州集團2500Td水泥熟料線及10家水泥粉磨站退城入園,企業已全部停產,下步將送多進入專業園區。
4、智能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臨沂市出臺技術改造貼息政策,支持水泥企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快5G技術應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持企業通過色綠發展助推落后產能淘汰、生產提質增效,目前全市建存業申報成功3家綠色工廠。
二、下步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臨沂市將繼續重視和支持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明確發展目標,建立政策體系,全面推動產業發展。
1、推進集聚發展。利用好畝產效益評價結果,對重點企業優先保障生產要素,對于研發投入大、技術先進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對于有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型企業項目限時辦理相關手續,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支持建材行業形成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研發、品牌培育、污染治理、安全標準化等各類產業發展要素實現最大集約利用的全產業鏈產業集群。
2、實現綠色發展。支持沂州、中聯等水泥生產企業加快關鍵工藝裝備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推進降氮脫硝、脫硫工程及高效除塵設施建設,減少污染物排放。支持企業利用現有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對符合該項政策企業免于冬季錯峰。
在環保政策上,對于環保設施達標的建材企業,不搞刀切。支持企業發展專用水泥、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完善混凝土預制構配件的通用體系,適應裝配式建筑要求,推進疊合樓板、樓梯、陽臺等工廠化生產,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支持企業申報“綠色工廠”、研發中心,對于符合要求的給予資金獎勵。
3、加快技術改造。加強頂層設計,引導建材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改造提升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發展質量。支持中聯、山水等水泥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產品由水泥向上下游延伸,水泥熟料、骨料、商品混凝土“三位一體”布局。到2025年,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5家以上。
4、強化協同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創新生產工藝,增強技術創新活力;加快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創建各類技術中心、工程中心、設計中心和實驗室,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共建平臺、聯合攻關、專題對接等形式的對接洽談,集聚各方創新資源,集中突破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逐步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5、推進智能化發展。推動建材企業設備智能化升級,促進建材生產方式的無人化、自動化、精細化革新,鼓勵建材企業實現機器換人,提升產品質量鼓勵智能化裝配建筑企業積極研發智能家居設備模塊,推動服務型制造,滿足科技高速發展下消費者對建材產品的新要求。到2025年,全市5家以上重點水泥企業達到智能示范工廠(車間)標準。
6、培育知名品牌。嚴格產品質量管理,推進建材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建設,促進行業或區域產品質量提升。積極引導重點骨干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爭創名牌產品、馳(著)名商標和品牌創建示范區。到2025年,全市水泥行業爭創著名商標和省名牌企業5家以上。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