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在建筑物中,除要受到各種力的作用之外,還經常要受到環境中許多自然因素的破壞作用。這些破壞作用包括物理的、化學的及生物的作用。
物理作用可有干濕變化、溫度變化及凍融變化等。這些作用將使材料發生體積的脹縮,或導致內部裂縫的擴展。時間長久之后即會使材料逐漸破壞。在寒冷冰凍地區,凍融變化對材料會起著顯著的破壞作用。在高溫環境下,經常處于高溫狀態的建筑物或構筑物,選用建筑材料要具有耐熱性能。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考慮安全防火要求,須選用具有抗火性能的難燃或不燃的材料。
化學作用包括酸、堿、鹽等物質的水溶液以及有害氣體的侵蝕作用。這些侵蝕作用會使材料逐漸變質而破壞。
磚、石料、混凝土等礦物材料,多是由于物理作用而破壞,同時也可能會受到化學的破壞作用。金屬材料主要是由于化學作用而引起的腐蝕。
材料的耐久性,實際上是一項綜合性質。它是指材料在上述多種因素作用之下,能夠經久不變質、不破壞,而尚能保持原有性能的性質。
(出自《建筑材料》(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