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注意啦!未完成碳減排目標,兩地領導被約談!
據吉林日報消息,11月23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韓良代表省政府對2019年度未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遼源市和白城市2個地區的市政府分管負責領導進行了約談。
約談指出,從2019年各市(州)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考核結果來看,部分地區減排形勢不容樂觀,全省碳減排壓力增大。特別是遼源市和白城市2個地區未完成年度目標和“十三五”累計目標任務。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21世紀人類生存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近年來,為降低碳排放,我國陸續下發了多種措施協同聯動,共同促進全國各行業踐行綠色低碳行動。
水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性產業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容忽視。資料顯示,生產1t熟料需0.161——0.296t煤,煤燃燒會產生0.383——0.704tC02,加上生成熟料時碳酸鈣分解產生的C02,每生產1t水泥熟料會排放0.894——1.215tC02。
另據計算,按我國年產14億噸水泥熟料算,每年單生產水泥熟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可達12.516-17.01億噸,僅次于發電行業位居工業行業第二位,占整個工業排放量的20%左右。
為應對碳排放量的日益增長,2011年10月我國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2016年國務院又發布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交易作為一種市場機制成為了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水泥行業作為碳排放大戶已引起全國重視。
我國水泥企業積極履行碳排放交易市場規則。如:葛洲壩水泥在2017年曾表示所屬湖北省內8家窯線子公司已全面完成試點期間的碳排放履約工作,履約率達100%;北京地區的金隅水泥、廣東的塔牌、華潤也都表示順利完成2016年度履約要求,履約率達到100%;曾經一度被認為是碳排放大戶的水泥企業并沒有拖各地碳排放履約的后腿,反而起到了帶頭和創新作用。
如今,恰逢“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生態環境部接連發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就兩項文件公開和征求意見。這是自201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發布系統性規則。將意味著我國碳市場發展從“試點”走向“全國”。
于水泥行業而言,全國碳市場的腳步愈來愈近。水泥企業應充分重視,積極提升能力水平,在愈來愈嚴酷的市場競爭站穩腳跟。
在此背景下,中國水泥網將于2020年12月15-16日在江西南昌舉辦“2020第八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會議以“穩產提效 綠色發展”為主題,屆時將針對如何實現水泥行業綠色轉型進行分享,敬請期待!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