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度低≠品質好,水泥品質認知的這些誤區,你占了嗎?
如浪潮般鱗次櫛比涌現的高樓大廈的興建,使跨江跨海不再拘泥于神話傳說中的橋梁的搭建……社會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堪當重要角色的混凝土成為衡量建筑結構安全性的重要成分。
然而傳統上,對混凝土質量的認知往往極究其強度高低,故此對水泥品質的認知也陷入了誤區,通常來說,對混凝土品質的衡定需要綜合其抗裂性、耐久性、抗凍性等多重因素。
在混凝土中,水泥是主要的構成成分,水泥的細度、穩定性、質量會直接影響混凝土效用的發揮,從而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質量。
水泥細度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關鍵變量。過去,為了更好地發揮水泥的膠凝性能,提高早期強度,市面上的水泥大開逐“細”之風,呈現出越磨越細之勢。
細顆粒能夠使水泥比表面積增加,從而加速水泥的水化速率,更快地消耗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充分滿足混凝土干燥收縮的需求。然而,粗顆粒的減少將會嚴重影響水泥的穩定性,不利于后期強度的發揮,從而影響到混凝土的長期性能。
此外,這種早強水泥在水化反應初期過快消耗水分、致使后期混凝土結構內部缺陷暴露時,已無回旋之地。加之施工場所濕度、溫度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加大了混凝土開裂的風險,不利于耐久性的發揮,細度過細的弊端一覽無余。因此,水泥顆粒并非越細越好,細度的取舍應該以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為標準。
在工程建設中,混凝土的性能發揮空間與水泥穩定性關聯緊密,在水泥生產中,由于各類工況條件及配比誤差等關鍵因素協調不一,導致水泥穩定性存疑,進而用于混凝土澆筑中影響工程質量的案例已無需贅述。
由此,混凝土對于水泥質量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可以說水泥的質量穩定性是混凝土質量穩定性的重要保證。只有穩定的水泥才能契合不同工程項目、不同施工環境中混凝土澆筑的需求。
水泥品質如何把握?究竟什么才是好水泥?我們應該如何評判分辨好水泥?
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副執行長兼技術總監張振崑將在12月15-16日在江西南昌舉辦“2020第八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上以《漫談水泥生產品質的系統規劃和精細管理》為題展開精彩分享,欲知更多內容,請持續關注!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