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武漢水泥今年怎么樣?當地幾大企業這樣說
“12月對于武漢水泥市場至關重要,特別是今年需求下滑明顯。12月決定了全年最終水泥的需求。”武漢一水泥同仁表示。
近日,筆者與武漢多家主流水泥企業進行交流,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在疫情、洪水等不利因素輪番乍現的情況下,武漢及水泥湖北市場的變化和走勢。
不利因素輪番 水泥需求漸反彈
從突如其來的疫情到連綿不絕的超長雨季,湖北水泥行業在今年過得不容易,在與華新、葛洲壩、媧石等省內多個企業交流中,受訪者流露出了無奈。
結合武漢往年的需求情況,市場判斷,全市年水泥總需求大概在2000萬噸左右。但今年在諸多不利因素的沖擊下,武漢水泥市場是否還能維持往年的水平?
“如果12月份天氣保持晴好,今年企業總銷量降幅將控制在15%以內,反之降幅將超過20%。”當地一水泥企業銷售負責人透露。他推算認為武漢全市水泥總需求在1500萬噸左右浮動,同時他也表示由于水運進入的碼頭水泥增量明顯,而這部分的統計并不全面。
位于長江沿岸的武漢,因水運便利得以快速發展,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這對于水泥行業來說意義重大,由于單位質量重、貨值低,水泥常常被認為是“短腿”產品,而便捷的水運條件,讓外來水泥進入武漢暢通無阻。
布局于武漢周邊一水泥企業負責人判斷武漢全年需求下滑在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
“疫情對于武漢一季度的水泥沖擊顯而易見,在復工復產的要求下,水泥生產早早啟動,但很快由于庫滿停窯。經歷了五月前后的短暫去庫存后,六月下旬便進入雨季,需求被壓制,一直到10月才有復蘇的跡象。11月市場基本完全啟動。12月的天氣表現對于全年總需求影響明顯。”
“金九銀十”未現 未來需求樂觀
不利因素的輪番登場也影響著水泥價格的波動。“各家規模差距不大、便利的交通讓湖北水泥行業沒有領頭。這樣的市場格局下,水泥價格直接反應了需求變化。”湖北當地一水泥行業人士認為。
每年“金九銀十”都是湖北水泥價格大幅攀升的時節,而今年的持續陰雨打破了這一慣例。
“武漢不少水泥企業和經銷商分別在9月、10月有兩次上調水泥價格的計劃,但兩次落實情況都不理想。本月(11月)的第一輪上漲在需求恢復的情況下則比較順利。”媧石水泥一銷售負責人透露。鄂東一水泥企業領導也表示11月銷量非常好。
“總體來看,雖然不及去年,目前的水泥價格對于窯磨一體的企業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陽新一熟料生產企業告訴筆者。
對于未來需求,當地企業較為樂觀。“年初積壓的項目逐漸收尾,新項目陸續開始啟動。總的來看,近兩年武漢水泥需求能夠保持較高水平。”媧石水泥上述人士判斷。
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來,以武漢為代表的湖北各地正加速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的建設進度,對水泥需求起到支撐作用。但與此同時,也有企業認為項目的落實要看資金到位情況,湖北個別地區目前并不樂觀。
輸入量逐步走高 水泥價格格局生變
由于鄂東便利的水運條件和密集的產能分布,而鄂西地區產能集中度較高,造就了鄂西水泥價格好于鄂東的現象,但這一格局在今年發生變化。
“今年明顯感受到來自陜西和重慶的壓力。”鄂西一主流水泥企業銷售負責人透露,此前兩地的水泥價格普遍高于鄂西,鮮少進入湖北市場,而今年兩地水泥不僅開始入鄂,甚至大有常態化的趨勢。
據悉,陜西水泥今年的行情表現不如往年,一方面來自內蒙和寧夏的水泥大舉入陜,另一方面本地需求不振,堯柏等陜西水泥企業將目標市場瞄準了湖北。重慶今年持續受到來自貴州地區低價水泥的沖擊,無論是水泥價格還是銷路都不如往年,當地水泥企業,諸如忠縣海螺也開始進入荊楚大地。
荊門一水泥企業表示,由于交通便利性提高,長江這一天塹已經不能阻擋湖南水泥進入。“只是偶發事件我們倒不擔心,從目前的趨勢看,影響重慶和陜西兩地的外來因素并沒有改善的跡象,陜西本地兩條萬噸生產線也正在建設中。湖北即將變成水泥輸入型地區。”
此外,今年處于低位的柴油價格降低了水運成本,這也推動了長江下游的多個水泥生產基地將更多水泥銷往武漢等湖北主流市場。
幾天的交流看出,武漢水泥市場受疫情和超長雨季影響雖然巨大,但隨著工程基建項目的相繼落地,水泥需求恢復尚在預期之內。然而未來多家企業所擔心的外來水泥入鄂常態化趨勢,才是這個市場最大的考驗!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