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水泥工業需注重五種人才的培養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在“2018年全國建材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講話,他表示,水泥工業是建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制造業中重點關注的工業,推行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以來,水泥工業一直是國家的宏觀調控工業。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水泥工業在滿足國家經濟建設需求的同時,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規模有了巨大的變化,行業的治理結構也日趨完善,不僅國內產品市場布局優化,境外投資新增規模也有了拓展。隨著企業集團化規模的放大,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要求,整個行業在各類專業人才,尤其是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各類專業人才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講話原文如下:
今天很高興與出席“全國建材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教育專家、老師和代表們見面,感謝你們為教育事業已經做出的突出貢獻和即將做出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恒話題。職業教育則是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需要解決的專門技能人才的培養的問題,一個行業的職業教育又有其行業特征的屬性。建筑材料行業是一個既有傳統工業,又有新型材料工業的多元化產業,建材行業的職業教育也就要既滿足常規的教學內容,更要開創未來新材料、新組織模式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改革才能適應環境,創新才能謀求發展。
水泥工業是建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制造業中重點關注的工業,推行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以來,水泥工業一直是國家的宏觀調控工業。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水泥工業在滿足國家經濟建設需求的同時,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規模有了巨大的變化,行業的治理結構也日趨完善,不僅國內產品市場布局優化,境外投資新增規模也有了拓展。隨著企業集團化規模的放大,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要求,整個行業在各類專業人才,尤其是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各類專業人才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論行業人才培養和教育問題,在各位老師面前我是班門弄斧。作為行業協會的一名負責人,我只能談點個人認識,僅供參考。
我以為,現實和未來水泥工業的發展需要,行業的職業教育至少注重以下五種人才的培養。
一、集團化的企業管理人才:中國水泥工業的大集團,其產能規模已是億噸以上,市場布局縱貫南北,境外投資初具規模。集團化管理上下分層,最重要是基層企業管理人才,其次是大區市場的管理人才。集團層面的領導應不在我們討論的職業化教育之列,他們的職業化教育,央企或國企領導人在各級黨校、民企大老板在類似長江學院。
企業管理人才不是學校培養出來的,是在市場競爭和社會實踐中成長出來的。因此,職業教育要培養企業管理人才必須聯合專業機構走進大集團,與大集團建立人才培養的戰略聯盟。職業教育的市場化應該是可行的,這有利于打破教育體制集權帶來的負面影響,按照市場化制訂校領導的工作績效和老師的獎勵制度,從而調動職業教育的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的積極性。
二、國際化的跨國公司人才:境外投資的企業管理,除了個別貿易業務需要海外或海歸人才外,絕大多數還是需要在企業現有管理隊伍中選派。企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是企業走向跨國公司的第一步。職業教育為企業培養國際化人才關鍵在學校的教育改革,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市場需求,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個人預測,未來中國有可能出現5個大型水泥跨國公司。如果境外投資建100個水泥工廠和建材貿易公司,至少需求近萬名的國際化企業管理人才。
三、技術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技術是要創新的,管理是要協調的。尤其是民營水泥企業長期存在這技術人才匱乏的情況,即使是上市的民企水泥公司也缺少能擔當企業技術總監或總工程師的人才。懂技術、善管理的人才自然是復合型人才。一般大學里只培養懂專業的學生,到企業或研究設計院實踐后才能懂技術,但從懂技術到做技術總管不是每個人都行的。如果職業教育能夠提供一個平臺,將企業的技術人員和研究院所的技術人員培養出懂技術管理的人才,這將受到水泥企業的歡迎。
四、行業服務的職業化人才:我國現有省市級的水泥(建材)協會組織100多個,但沒有一所學校為協會組織培養和提供社團管理的專業化人才。隨著我國法制化、市場化的推進,行業協會組織在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政府的簡政放權改革也使得協會組織有了更大的社會作為。現在協會組織職能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專業化人才不足的制約。社團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的新亮點。
五、工匠精神的職業化教育:在每個行業里的出色人才之所以能存在,不僅在于比別人更努力、更智慧、更成熟,最重要的是因為比一般人更加職業化!工匠可以是勞模,但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須是職業教育的結果。企業和專業機構內的每一個崗位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的職業化人才。一個人僅僅專業化是不夠的,只有職業化的人才能給所在單位帶來經濟上和文化上的貢獻。
職業教育正經歷從工業社會到信息與服務社會的深刻轉變。即使像水泥工業這樣傳統的產業,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大數據的時代,企業內許多工作和工作崗位正逐漸消亡,新技術、新工種、新職能需要新的職業化人才。
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的根本不是被教育者,而是授教者,是教育的制度和體系的改革,是用什么樣的制度和方法去培養企業和社會需求的人才。未來的希望在職業教育體制和制度上的創新。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