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環保系列之“藍天保衛戰”對大宗商品產能制約的測算

莫尼塔宏觀研究 · 2018-08-08 11:10 留言

  主要觀點 

  2018年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在此前后生態環境部通過政策吹風會、專家解讀會等一系列工作,展現了貫徹落實這一政策的決心。

  此次2018-2020年的藍天保衛戰可以算是二期作戰,一期作戰是2013-2017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從“大氣十條”的完成情況來看,有兩個明顯特征:(1)凡是條例明確、定量規定的任務,都不折不扣完成到位了;(2)若是條例表述模糊、內涵不清、指標不定量或沒涉及到的污染點,往往會被敷衍或是繞開。前者反應了我國政策執行體系的工作力度,后者則說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一貫特點依然存在。

  對于2018-2020年藍天保衛戰二期作戰來說,提升政策指向精準度、避免擦邊球,減少地方政府、相關行業企業的靈活操作空間,是政策制定者關注的核心問題。至于落實情況,從歷史經驗來看,只要是規定清楚的內容,不能按時完成的可能性很小。

  我們將藍天保衛戰的重點指標進行拆分,類別過去五年大氣十條對行業產能產量、利潤水平的影響,發掘未來三年的行業變化:

  煤的產量每年有0.56億噸增長空間,但增量都體現在動力煤,因此焦煤-焦炭供給偏緊;

  煉焦煤的消費量保持穩定,鋼產量基本穩定,鋼鐵行業排污水準繼續增加,排污強度降幅稍低于上個五年周期;

  天然氣消費量增速將加倍,天然氣進口量可能大幅增加,也有可能在頁巖氣領域有所突破,管道建設需求量大;

  大宗商品運輸貿易格局突變,“公轉鐵”要求鐵路運輸逆勢回升,但難度很大;配套鐵路運行需要的港口改造、線路改造需求量大。

  1上期環保作戰總結——大氣十條的完成情況

  1、大氣十條的核心條款基本達成目標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計劃》,設定了從2013年至2017年的環保指標,重點解決PM2.5等大氣環境指標的問題。這份計劃在隨后幾年內得到了有效的監督執行。

  2016年,環保部(現生態環境部)組織了中期評估檢查,督促各地方政府與相關行業監管機構、企業的落實進度;到2018年,生態環境部通報了大氣十條的終期考核結果,宣布合計45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部按期完成。

  有瑕疵的是,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大氣十條列明清楚的內容例如二氧化硫(SO2)、顆粒物(PM10)和可吸入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明顯下降;但未清楚列入明確定量的指標,例如二氧化氮(NO2)、臭氧(O3),就發生了這些污染源日趨增加的現象,顯示地方政府在執行過程中的還是存在一些“選擇性執法”。不過這些漏洞在下階段的藍天保衛戰計劃中已經相對稀少了。


  2、大氣十條對鋼鐵、煤炭、石化、有色的影響回測

  從生態環境部對大氣十條執行情況的考核來看,很明顯各條指標的完成情況是可以相互驗證的。顯然,在排污強度一定的情況下,SO2、PM2.5、PM10的排放量與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等行業的產量/加工量應該具有高度相關性。

2012-2017年間,鑒于以上重點行業如期完成了降低排放強度30%的指標,觀測期內全國SO2的總排放量降幅約22.5%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PM2.5濃度下降幅度在27.7%-39.6%之間,全國PM10濃度下降22.7%,可見主要污染指標的降幅與單位產量排放強度的降幅基本同步,區間也很近似。

  那么,這些重點行業的總產量應該在這段時間保持大致穩定。事實數據也是證明這一邏輯。

  我們觀測各行業基礎產品——粗鋼、原煤、原油的產量/表觀消費量,以上產品生產/煉化過程也即是SO2、PM2.5、PM10等污染的重要源頭。

  從2012-2017年數據來看,三類主要工業基礎品保持在一個溫和穩定的增長范圍。特殊的是,原煤的產量還出現了微幅負增長,其中有我國能源利用結構轉型的因素,但還需要考慮到原煤洗選率的提高(從60%左右提升至70%),燃煤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洗選后燃煤熱效率提升10-15%)。


  3、環保政策的行業影響邏輯

  由于環保政策日益精細化、越來越注重標本兼治,用簡單一刀切式的關停措施理解環保行動,并不恰當。環保政策更多的是調結構而不是調總量,它在大宗商品行業的影響路徑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一階段:抬高治污要求,進而抬高行業門檻,成本提升或需求下降,行業利潤率下滑;

  二階段:短時間內造成產能增速放緩(新增產能設施的技術要求更高)、產能利用率下降(部分舊產能被遏制),由于產能依然在增長、產能利用率下降,二者對沖使得產量依然穩定;

  三階段:產量由低質量向高質量過渡,行業集中度提高,供需偏緊,行業龍頭利潤好轉;

  四階段:符合環保高要求的新產能項目、舊產能改造項目上馬,產能產量企穩,利潤維穩。

從煤炭行業產量、利潤變化的動態,可以很明顯看出相關規律。2012年-2018年煤炭開采及洗選行業利潤經歷了U型底,至2017年大部分恢復,2018年利潤(上半年年化)與2017年基本持平。在此過程中,煤礦數量平均每年減少1000余家,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大型現代化煤礦產量比重占全國的75%以上。

  2未來三年藍天保衛戰的覆蓋面

  1、污染防治目標更加精確

  有了大氣十條實施相對成功的經驗,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對設立環保目標、保證執行力度應該說更加游刃有余。整體來看,未來三年新的環保目標專注四個領域(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溫室氣體排放量、PM2.5濃度、重污染天數)、兩個重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定量化的指標更多、模棱兩可的表述更少。

  2、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影響范圍

  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特別強調重點領域的控制,除了一如既然地將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行業列為重點關注行業以外,還將京津冀、江浙滬皖、陜晉魯等省市列為重點區域。


  重點行業的新建項目審批趨嚴、環保設備要求更高自不必言。

  針對重點區域的控制措施則更多,除了限制高污染產業的擴張以外,明顯有導向性地引導重點區域改變行業的發展模式?!肮D鐵”、“公轉水”的推進,將重塑相關行業的運營模式。


  顯然,生態環境部決定在重點區域強化落實力量,這是很有策略性的政策。而劃定重點區域的依據,很明顯是根據這些區域在重污染大宗商品行業的占比,例如典型的鋼鐵、煤產量上述十一省市都占據全國分量的一大半。

  3藍天保衛戰的邊際量

  相信在中央層面的強力督促下,到2020年,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的主要指標都將得到落實。鋼鐵產量、煤炭產量、天然氣產量、煤炭發電量、鐵路運輸量等行業數據是決定大氣指標能否達標的關鍵性數據。

我們對比2015年的基數值、2017年的現狀值,估算環保達標所需的邊際變量:

 ?。?)原煤年產量每年增長1.6%以內,每年增量控制在0.56億噸——相當于2017年的增速減半

  (2)煤炭電力消費量每年增長0.5億噸,增量2.5-3%

  (3)天然氣消費量每年增長430億立方米,增速18%

  (4)全國鋼鐵產量基本穩定,其中河北產能要削減20%左右,2.5億噸降至2億噸以內

  (5)鐵路貨運量每年增長3.7億噸,主要依靠煤、焦炭、鋼鐵有色的運量提升

  總結以上邊際變量的內在聯系,顯示出中央高層在環保和產業發展這兩個蹺蹺板之間做出平衡之后的取舍。我們可以就此勾勒出未來三年的投資和行業發展基線:

  利好火電:煤炭產量保持微量增長,增量基本都用于發電領域,動力煤供給松動;

  煉焦供給偏緊:焦煤焦炭供給相對趨緊,進而煉焦-鋼鐵領域的煤炭用量保持不會增長。

  鋼鐵產能等量置換、區域壓縮:鋼鐵行業主旋律是先進產能置換落后產能,在保持產量穩定的情況下,降低單位污染排放強度,河北地區的落后廠家加速淘汰。

  天然氣上下游全面受益:都將天然氣產業繼續在快車道高速增長,為支撐天然氣消費,有兩種可能突破的路線:(1)國內天然氣開采技術進度,頁巖氣開采量突飛猛進;(2)進口量加快增長,進口依賴度占比由40%提升至50%。目前來看,路徑2可能性更大。


編輯:朱秋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3 07:51: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富裕县| 桃江县| 武宣县| 临潭县| 石屏县| 青岛市| 陆川县| 泗水县| 宜章县| 五指山市| 禄劝| 上杭县| 江华| 东山县| 天全县| 盐源县| 中江县| 伊吾县| 忻城县| 潮州市| 吴忠市| 承德县| 安义县| 措勤县| 阜新| 武隆县| 乐安县| 南部县| 华亭县| 新丰县| 汾阳市| 海安县| 通辽市| 德庆县| 汉川市| 达拉特旗| 大连市| 军事| 渭南市|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