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項目被曝質量問題 葛洲壩面臨規模瓶頸與品質監控雙重困局
旗下地產項目被曝光質量問題的背后,葛洲壩的地產業務規模也顯示出遭遇瓶頸的態勢。如今面臨規模增長與品質監控的雙重困境,葛洲壩應該如何破局。
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的生命線。然而日前,葛洲壩地產項目被通報曝光,深陷“質量門”,頻遭業主投訴,并被監管部門點名批評。
產品質量問題曝光背后,葛洲壩地產業務規模也遭遇增長難題,落后于同行地產企業。如今面臨規模增長與產品品質雙重困境的葛洲壩,如何能擺脫當前困局?《投資者網》就相關情況致函葛洲壩求證,但公司未予回復。
1、廣州紫郡府項目被通報曝光
今年7月12日,葛洲壩旗下公司因地產項目質量投訴等問題被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報曝光。
根據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消息,廣州廣鋼新城紫郡府6-9號樓項目在今年上半年擬交付時,部分業主投訴待交付樓房存在墻磚空鼓、入戶門破損、房間滲水、消防通道堵塞、違法施工等問題。
經核查,該項目主要存在趕工期,工程質量(特別裝修工程)管控不到位,未落實好工程質量各方責任,未履行好住宅工程分戶驗收把關制度等問題,以及地下室改造涉嫌違法施工,精裝修工程規避監管等。
市區兩級住建部門、屬地有關部門已多次約談及現場督辦,建設單位仍對上述投訴處理回應不及時,問題整改進度緩慢,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根據通報,紫郡府6-9號樓項目位于荔灣區廣鋼新城AF040233地塊,由廣東葛洲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查詢企查查信息可知,該公司正是上市公司葛洲壩通過中國葛洲壩集團房地產開發公司持股100%的全資孫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葛洲壩拿下葛洲壩廣州紫郡府地塊,總價為26.7億元,樓面價為1.94萬元/平方米。2017年12月17日廣州紫郡府于首次開盤即售罄,銷售均價約4.3萬元/平米。目前,均價已在4.8萬元/平米左右。
無獨有偶,南京葛洲壩融創紫郡府項目如今也因質量問題正在遭遇業主投訴。根據微博博主@紫郡府業主的微博信息,今年五月以來,該博主已發布26條關于葛洲壩融創紫郡府質量問題的博文及視頻,投訴內容涵蓋房屋地板空鼓嚴重藏有建筑垃圾、墻體漏水滲水、煙道接口未密封處理出現漏煙現象、儲水系統使用碳鋼罐體并且已嚴重生銹致使家庭用水泛黃等情況。但上述情況未獲官方證實,《投資者網》向公司求證也未獲回復。
但值得一提的是,據《揚子晚報》報道,早在今年1月,南京葛洲壩融創紫郡府被曝違規偷面積,情況屬實。
2、地產規模發展遇瓶頸
公開資料顯示,葛洲壩是是一家集工程建設、工業制造、投資運營、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跨國經營企業集團。地產板塊業務是其主營業務之一。
梳理葛洲壩年報數據發現,2016年至2018年,葛洲壩房地產板塊營收分別為98.99億元、62.46億元、74.41億元,分別在集團總營收中占比9.87%、5.85%、7.39%。
而在2019年年報中,葛洲壩不再將房地產業務營收單獨列出,而是將房地產板塊與公路運營、水務等板塊合并為“投資運營業務”。2019年,葛洲壩投資運營業務營業收入131.28億元,在葛洲壩集團總營收中占比11.94%。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首批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葛洲壩的地產業務規模遠不及其他央企“小伙伴”。
2019年,葛洲壩實現銷售面積83.42萬平米,銷售合同簽約額172.58億元。與保利、招商蛇口(17.220,0.00,0.00%)、中海、華潤置地、中國金茂等早已實現千億銷售額的央企相比,葛洲壩地產的規模尚有明顯差距。
根據克而瑞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2020年上半年,葛洲壩以58.0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位居134位;44.4億元的權益銷售金額位列136位。而保利、招商蛇口、中海均在前十之列。
地產規模發展滯緩的同時,葛洲壩集團業績也出現波折。2019年葛洲壩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3.29億,同比減少17.03%,為近三年最低點。2017年與2018年,葛洲壩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16億元、40.12億元。
根據2020年一季報,葛洲壩業績也出現腰斬。2020年前三月,葛洲壩的營業收入為149.74億元、凈利潤5.26億元,分別下降30.99%、51.74%。其業績變動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但結合葛洲壩集團今年上半年新簽工程合同額來看,葛洲壩集團業務發展持續發力,已完成過半年計劃目標。7月13日,葛洲壩發布了上半年新簽合同的公告。今年1-6月,葛洲壩新簽合同額累計1464.72億元,占年計劃新簽合同額的56.34%。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