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號工程”造成新一輪重復建設
然而奇怪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吳江市同里鎮又“招商引資”來一個年產320萬噸水泥的大項目,而且居然還通過各級主管部門的審批。“顯然,這個項目一上馬,吳江市原有的水泥廠就都死定了。”蘇州水泥協會秘書長李榮山憂心忡忡地說。
對此,吳江市發政委的一位官頁解釋說:“市場經濟是殘酷的,先進淘汰落后也是必然,市場的問題應該讓市場來解決。”
誠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經濟的問題應該讓市場本身的規律來調節解決。這句話沒有錯。各地努力掃商引資發展經濟,原本也無可厚非。可是,為什么那么短的時間內,會有那么多“落后”的生產能力在小小的吳江集聚?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呢?
同里鎮政府招商中心的一位負責人由記者嘆苦經,抱怨上面招商引資任務壓得太重。如今,各鄉鎮都有招商引資的任務,有指標,有考核,這些指標不但與工作人員的收入掛鉤,甚至還會影響到干部的升遷。這,恐怕才是吳江市水泥廠重復建設的癥結所在。
目前,許多地方都把“招商引資”當成政府“一號工程來抓,一級抓一級,都作為重要的政績考核指標。“我們當初也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引進來的。”一位吳江的水泥業者道出了實情。這些企業都是民營的,破產了也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損失。但是,盲目招商造成的重復建設,政府當真就一點責任也沒有?
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能力,是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特點。對于水泥這樣的基礎產業,國家更是有明確的限制性規范。記者了解到,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的吳江,已經在計劃不再就GDP、招商引資對鄉鎮進行指標考核,但目前還沒有真正實行。“實際上,在許多地方都是如此,說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吳江的一位干部說。
確實,作為政府一號工程的“招商引資”,在很多地方已經被提升到很不正常的高地位。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官員像業務員拉生意一樣拉項目,為了完成“指標”,無所不用其極。江蘇某市曾出臺“政法機關免除招商引資任務”的規定。居然還成為新聞。可是,這些負責招商的干部,對產業本身懂多少?對政策又懂多少?
正是因為有盲目的招商引資存在,才有低水平重復建設存在,才有“產業轉移等于污染轉移”的問題存在,才有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的同構病存在。這些,都是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不和諧音符。
這樣的“一號工程”,不符合科學發展觀,還是不要為好。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xuch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