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新項目新辦法與新項目還是老辦法
坊間有句經典,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主要泛指一項新修訂政策出臺,涉及新人時,按新修訂政策執行,涉及老人時,按原政策執行。對建設項目而言,當一項政策(辦法)修訂后,新項目按修訂后政策(辦法)執行,已開工的在建項目按原政策(辦法)執行。
確有必要新建的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水泥項目),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是新建水泥項目一項重要前期工作。在項目正式備案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以項目建設地省級工信主管部門在部門門戶網上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公告為完成。產能置換方案的落實以用于建設項目置換的產能,在建設項目投產前必須關停,并在建設項目投產一年內拆除退出為完成。
項目前期工作有很多項內容,即使產能置換方案已公告,但距項目備案即立項和進行施工準備后開工還有段日子。如在項目備案或開工前,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作出了修訂,此時項目理應按修訂后實施辦法對產能置換方案作出修訂并經主管部門再次認定。
近日,寧夏自治區工信廳在其門戶網上刊出題為“全區首條日產5000噸新型二代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投產”的信息。信息稱,寧夏建材集團吳忠賽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日產5000噸新型二代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產業扶貧產能置換項目一次點火成功,投入試生產。按照《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要求,寧夏建材集團主動淘汰關停下屬寧夏青銅峽水泥有限公司一條1000t/d 熟料生產線、六盤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一條 1600t/d 熟料生產線、寧夏中寧賽馬水泥有限公司1000t/d 和 1500t/d 兩條熟料生產線,共淘汰熟料產能 5100t/d,在紅寺堡區置換建設一條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
從上述信息看,新水泥項目實施的產能置換為等量置換(5100置換5000)。該項目何時備案、開工的呢?從區工信廳關于寧夏建材集團產業扶貧產能置換建設 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示范生產線項目節能審查的意見是2019年2月26日。因此,項目備案、開工應在2019年2月26日之后。此時,新建水泥項目產能置換執行工信部2017年12月31日頒發,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按337號文規定,位于其他非環境敏感地區的新建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25噸產能;。也就是新建1條5000 t/d生產線項目須關停退出6250 t/d產能生產線,不是5100 t/d產能生產線。或者說,少減了1150 t/d產能。
該新水泥項目在2018年1月30日由區經信委批準下發寧夏建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方案文件(寧經信原材料發﹝2018﹞36 號)。此文件根據之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工信部產業〔2015〕127 號)文件。〔2015〕127號文件規定,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需置換淘汰的產能數量按不低于建設項目產能的1.25倍予以核定,其他地區實施等量置換。也就是該新水泥項目實施的是產能等量置換,似也“理直氣壯”。
〔2015〕127號文件規定,本辦法自發布之日(2015年4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并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適時修訂。2018年1月1日起,〔2015〕127號文件失效,應執行[2017]337號文件。更不要說項目是直至2019年2月26日之后才備案、開工的,項目早該按修訂后的新辦法執行了。而現在這樣一來,可少置換1150 t/d產能。成了新項目(執行)老辦法,不得不產生主管部門有“揣著明白裝糊涂”之嫌的懷疑。
[2017]337號文件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看來還得增加權威解釋,2017年12月31日尚未開工項目按文件所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執行。以項目開不開工作為分界可以防止項目搶先備案,遲遲不開工,甚至項目黃了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既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又維護了政策的嚴肅性。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