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有必要加深辨識利用電石渣的安全隱患
據甘肅省金昌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稱,2018年7月12日9時40分左右,金昌市金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干法二廠電石渣庫檢修準備時發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現場6名作業人員中4人死亡,2人受傷,受傷人員正在積極搶救,善后事宜正在有序進行,事故原因正在調查。水泥行業又一起庫內發生較大安全生產事故。
發生爆炸一要可燃爆氣體達到一定濃度,二是有引爆因素。電石渣雖已是渣,但還會揮發殘余乙炔氣體,在庫內又易不斷積聚。要進行檢修難免要動焊割之類工具,鋼制工器具操作也易產生火花,進入現場操作人員不規范衣著等也存在靜電、磨擦起火安全隱患。如進入現場不嚴格檢查,帶入火種,也要埋下安全隱患。
在普通水泥熟料生產線生料庫檢修只要按有限空間作業要求操作,對于電石渣庫就不能僅限于有限空間作業要求操作。必須對電石渣帶來的安全隱患進行辨識。將電石渣作為水泥生產原料是環保好事,處置了其他行業廢棄物,保護了環境。在我國利用電石渣作為原料水泥熟料生產線遍布東西南北。
將一種“新”原料替代必須要有充分認識,對其帶來的安全隱患和可能產生危害寧可看得嚴重些,寧可高估些,決不可輕視,更不能忽視。
前年9月,據新華社報道,青海省安全監管局報告:9月18日14時17分,西寧市甘河工業園區青海鹽湖海納公司東廠區水泥生產線收塵裝置疑似電石渣發生閃爆事故。截至報道時,事故造成6人死亡(其中2人當場死亡,4人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8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目前生命體征平穩),1人被困。
看來,對于利用電石渣生產水泥熟料的工藝方面研究已很深入,而對于如何全面認識“新”原料則顯不足,即如何保證其在各個工序安全利用顯然存在薄弱環節。如果企業再存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基礎差,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是必然的。這類事故一發生就是“爆”,一旦發生“爆”,后果太可怕。
如何安全利用電石渣生產水泥熟料已是業內需下力氣研究,吸取教訓的大事。制定安全利用規則,從設計、施工、生產、維修各個環節上升到標準、操作規程、崗位職責、規范、示范案例,杜絕電石渣引發安全事故。
編輯:祝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