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替代燃料短板如何補齊?這幾個方面無法忽視!
日前,“樅陽海螺國內首條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試生產”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據報道顯示,該項目是國內水泥行業首套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項目通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技術優勢,積極破解秸稈處理難題,項目一期正常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省原煤約4.9萬噸,同時可處理掉秸稈等生物質“廢物”約15萬噸/年,且正常運行后還將實現生物質替代燃料替代率超過40%。
替代燃料,也稱作二次燃料、輔助燃料,是使用可燃廢棄物作為水泥窯熟料生產,替代天然化石燃料,可燃廢棄物在水泥工業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節約一次能源,同時有助于環境保護,具有顯著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有數據顯示,如果在水泥生產中使用40%的替代燃料,每生產100萬噸熟料將少排放約10萬噸二氧化碳。
盡管替代燃料在減少水泥企業碳排放方面有著巨大作用,但國內水泥行業在替代燃料的研究應用上仍顯不足。資料表明,生產一噸水泥大約排放出一噸二氧化碳,如果用垃圾加熱水泥窯,垃圾的消耗量大約是煤炭的三倍,并且可以減少約10%的排放。在歐洲,水泥生產中天然氣、生物質和垃圾衍生燃料的使用已增加至43%左右,但在中國,這一比例仍僅為8%左右。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減排關乎所有人的利益,也是人類的責任與使命。伴隨著我國對碳排放指標的逐步收緊,以及水泥行業本身追求綠色低碳發展的需要,大幅提高替代燃料的應用將成為重要課題。
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替代燃料在水泥行業的使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發達國家的垃圾源頭分類工作起步早,成熟度高,致使最終送入水泥窯協同處置的衍生燃料熱值高、水分低。而我國垃圾分類剛剛開始,垃圾含水量高達45%-60%且無機物含量高,水泥廠若想提高熱值就需要在將生活垃圾投入回轉窯之前進行預處理,降低含水量和無機類雜物。這就意味著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實際上是水泥廠的“負擔”。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或將推動水泥窯替代燃料邁進新的發展階段。
二是國家及地方政府需積極出臺使用替代燃料的鼓勵措施。替代燃料的推廣使用是一項長期性、全員參與的工作。如果出臺的政策不能及時落地,相關懲戒措施尚不夠完善,未使用的企業和主動使用的企業并不能受到相應的懲罰和獎勵,這就很難推進水泥企業主動投入資金開展替代燃料的研究應用。
三是水泥企業自身要加強對替代燃料的重視程度。徹底轉變老舊觀念,綜合提高企業綠色節能意識,科學評估替代燃料研究使用的合理成本,既能夠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又能夠實現減碳目標。
四是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無論是帶有熱值的生活垃圾還是工業廢棄物,其中均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部分有害成分可能會對水泥質量造成負面影響,而作為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水泥質量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針對替代燃料的有害物質成分,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以保障替代燃料在國內水泥行業放心使用。
綜上,我國水泥行業在替代燃料的推廣應用上仍存在巨大空間,但可喜的是,像海螺水泥這樣的龍頭企業已經率先布局,為提高替代燃料的使用率做出有益嘗試。未來,隨著水泥行業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理念深入貫徹,業內也必將會涌現出更多使用替代燃料的優秀范例!
當然,替代燃料的研發使用只是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征途上的重要一環,在篦冷機改造、窯溫控制、富氧燃燒、燃燒器改造以及燒成系統智能控制等方面,水泥行業是否還存在更大的節能改造空間呢?
中國水泥網將于2020年12月15-16日在江西南昌舉辦“2020第八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會議以“穩產提效 綠色發展”為主題,誠邀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水泥生產企業和供應商等,深度探討水泥行業節能環保新途徑,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