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預拌砂漿及商混將迎新機遇
今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內容提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按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進行分類,并且制定2020年、2022年以及“十四五”期的改造目標。此外,關于老舊小區改造所涉及的資金來源,《指導》提出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機制,集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經驗趨于成熟 將迎高速發展期
“老舊小區改造”這詞由來已久。2017年,住建部就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到2018年,已經積累一批可推廣的經驗。而“老舊小區改造”真正普及于大眾,是從2019年開始,2019年6月19日,國常會會議就提到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由此,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達352萬戶,直到今年改造小區數量翻倍,達到700萬戶,余下還有3500萬個待改造。預計未來五年,老舊小區改造戶數的復合增長率達37.97%,將進入高增速發展。
表:2017年至“十四五”期末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動態及發展目標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住建部、國務院
而此時國務院重點推出《老舊小區改造指導》文件,一方面,老舊小區改造可拉動內需,帶動就業,在2019年6月15日總理李克強在杭州考察時候,就提出,“要建設宜居城市首先要建設宜居小區,改造老舊小區、發展社區服務,不僅是民生工程,也可成為培育國內市場拓展內需的重要抓手,既能拉動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消費,帶動大量就業,發展空間廣闊”。另一方面,促進行業上下游發展,同年10月14日,總理李克強在考察西安時候,就說:“改造后的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老舊小區不僅在樓體管網翻新等“硬件”改造,還要增加群眾需求提供養老托幼、醫療助餐等“軟件”服務。”
2020年改造將如期完成 政府資金已下達完畢
目前我國城鎮小區老舊改造正從試點到任務推進轉向,并且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正進入快速通道發展,力爭實現“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以前的城鎮小區的規劃目標。根據住建部了解,截止今年7月21日,計劃改造的老舊小區3.9萬個,已經開工近一半。預計接下來的“金九銀十”,計劃改造的老舊小區將如火如荼的建設,全年任務必將如期完成。
因政策支持,政策資金已下達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到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其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7月,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支持供水、排水、道路等老舊小區改造安排了543億元,并已全部下達完畢,而財政補助資金303億元支持地方用于老舊小區改造也已全部下達,合計政府資金846億元已下達。此外,政府還給參與改造的社會資本予以稅費政策的優惠。
整體而言,老舊小區改造將在未來幾年呈現高速增長期,并且帶動行業上表下游發展,尤其是給在戶內改造所及的建材、家裝、家電等方面帶來機會。
未來 老舊小區改造將創造萬億規模 砂漿、商混迎新機遇
未來五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產生萬億規模,根據住建部披露數據,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國務院參事、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2019年初步估算我國城鎮需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達4萬億元,如改造期為5年,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以上。
老舊小區改造對預拌砂漿和商混行業來說,尤其在基礎類和提升類中存發展機遇,不過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砂漿用量將會多于商混,比如在基礎類方面,《指導》提到在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建筑物的屋面、外墻、樓體等公共部位維修方面,大都用預拌砂漿去修補,只有在小區道路翻新上,商混澆筑使用較多。
在提升類方面,《指導》提到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衛生服務站等公共設施、幼兒園等教育設施、周界防護等智能感知等,以及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便利店、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如果每個小區為了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愿意投入建設,那么這些新增配套設施建設也將提升商混澆筑需求,然而關于原有服務設施改造方面,基本上,使用預拌砂漿修補居多。
未來五年,老舊小區改造使用預拌砂漿用量將持續增加。據住建部數據披露,在2025年之前,全國16萬個老舊小區,而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假如這些建筑面積全部用砂漿來修補,那么按照在基面平整條件下施工,2mm厚度材料消耗1.5—2.0kg/m2來算,那么未來五年,改造所需的預拌砂漿用量總計約為600-800萬噸,每年用量約為120-160萬噸,和2018年全國砂漿用量(1.18億噸)相比,預計每年老舊小區改造將給砂漿行業帶來約1%左右的需求。
編輯:陳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