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印發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 重點壓減水泥產能
為促進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2018年總量減排及治污降霾、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陜西省環保廳制定《陜西省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
一、總量減排目標
2018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削減6.97%、7.40%、12.10%、9.90%、3.00%,排放量分別控制在45.50萬噸、5.15萬噸、64.61萬噸、56.53萬噸、 65.48萬噸。全省共計劃實施重點減排項目82個。
備注:以上減排比例為2018年較2015年排放量減少的比例。
二、重點任務
(一)不斷加強結構減排力度。加強對淘汰關停企業的排查督辦力度,嚴格杜絕不符合產業政策、超標排放或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已關閉的重污染企業死灰復燃。制定關中地區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退出工作方案,率先關停搬遷關中核心區企業,重點壓減水泥(不含粉磨站)、焦化、石油化工、煤化工、防水材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保溫材料等行業企業產能。完成關中地區35蒸噸/時以下燃煤鍋爐、燃煤設施和工業煤氣發生爐、熱風爐、導熱油爐60%的拆除或改造任務。
(二)加快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嚴格實施陜西省2018年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計劃清單(見附表3),2018年全省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火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擴大超低改造范圍,繼續推進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超低改造,2019年底前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火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全年共完成陜北17臺448.5萬千瓦和陜南1臺33萬千瓦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積極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三)積極開展工業污染治理。加快推進關中地區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清潔化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開展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2018年關中地區現有生產經營類天然氣鍋爐完成低氮燃燒改造,改造后的氮氧化物排放低于80毫克/立方米。繼續推進關中地區“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加強對火電、鋼鐵、水泥、污水處理廠、造紙等重點行業污染排放全過程控制和管理。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各市(區)要實施一廠一策,明確升級改造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達標排放。
(四)實施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在煤化工行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推進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家具、電子制造、工程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全年重點完成71個治理項目。推進加油站、油品儲運銷設施三次油氣回收治理。將工業園區VOCs綜合治理作為實現VOCs減排的重點,加強VOCs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系統,VOCs排放重點工業園區建設VOCs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
(五)提升城鎮生活源污染治理能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全年新建、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16座,提標改造城鎮污水處理廠7座。2018年10月底前,漢丹江流域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除西安外其他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穩定達到90%和80%以上。西安開展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排放試點,主要污染因子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工業集聚區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5%,陜北、關中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強化污泥處理處置,2018年10月底前,各市(區)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以上。
(六)繼續提高農業源污染治理率。全面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禁養區內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關閉或搬遷任務。新建或改擴建畜禽規模養殖場要全面實施固液分離、雨污分離,建設完備的糞污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全面推進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根據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
(七)推進排污許可制實施,落實證后監管。進一步加快排污許可制實施步伐,推進屠宰及肉類加工、其他農副產品加工、陶瓷制品制造、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半焦等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組織開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鋼鐵、水泥等15個行業執法檢查,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對已核發的排污許可證開展核查評估,進一步提升排污許可證核發質量。落實已核發行業的證后監管,實施“刷卡式”排污總量管理,實現重點污染源“一企一證一卡”式管理,督促企業依法依規按證排污。
(八)持續推進源頭污染控制。持續控制煤炭消費量,城鄉同步治理散煤,實現燃煤削減目標。嚴格控制陜北等缺水地區、水污染嚴重地區和敏感區域高耗水、高污染行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省新(改、擴)建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前置,通過排污權交易取得總量指標。研究開放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使政府出讓排污權逐步向企業之間交易過渡,推動企業從源頭上不斷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倒逼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逐步退出。
三、保障措施
(一)嚴格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考核。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任務納入省委年度和追趕超越目標責任考核。重點減排項目完成情況作為減排指標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據。各市(區)要按照下達的目標任務制定年度減排實施方案,并于2018年6月底和12月中旬分別將本行政區半年和全年減排自查情況報送陜西省環保廳。
(二)實施污染減排措施調度制度。各市(區)要按月向陜西省環保廳報送重點減排工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陜西省環保廳將定期在環保廳網站對重點工程建設情況進行公示。
(三)強化督察監管。各級環保部門要制定排污許可證監管計劃,對已發放排污許可證的行業和企業,按照“誰發放、誰監管”的原則,以排污許可證為依據開展監管執法,超標或超總量排污企業一律停產整頓。對重點減排項目進展不力、排污許可證核發較慢或質量較差的市(區),將進行通報、督辦、約談,對超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陜西省環保廳將視情況暫停審批其新增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四)提升科學減排水平。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開展精細化總量管理。對環境質量沒有達到要求的市(區),加大減排考核力度。根據新的環境管理要求和環境現狀,進一步開展水環境質量和減排潛力研究。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與氮氧化物濃度變化不一致的區域要開展相應的分析研究,精準實施氮氧化物減排。
附件:12018年各市(區)重點減排項目表
2018年各市(區)重點減排項目表
編輯:唐益平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