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開展2018年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舉措。“公眾滿意程度”是2016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制定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中的一項主觀指標,反映人民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獲得感,在年度評價和五年考核兩個體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2017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每年于5月至6月組織開展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獲得數據,2018年調查正在實施過程中。
根據《2018年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方案》,調查采取分層二階段隨機尾號抽樣方法,通過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CATI),隨機抽取城鎮和農村居民進行訪問。調查在31個省(區、市)同時開展,全國共調查近70000名城鄉居民,每省(區、市)調查2000-2400人,調查結果對各省(區、市)具有代表性。各省(區、市)統計局按照國家統計局分配的樣本組織實施調查,為保證調查數據真實可信,調查采取異地調查方式,即各省(區、市)統計局不對本地區開展調查。
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綜合反映公眾對本地區生態環境各方面情況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的評價,重點調查居民對本地區自然環境、城鄉環境衛生的滿意程度,對本地區污染和治理情況等其他環境問題的評價,同時了解居民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態度和實踐情況等。
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能夠客觀真實反映各地區民眾對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獲得感,也方便查找生態環境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為各地區、各部門改進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編輯:唐益平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