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國資委:金隅冀東重組兩年取得六大發展效果
5月30日,唐山市國資委召開“2017年唐山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唐山市國資委產權處處長李善明就燕趙都市報記者相關提問回答了金隅冀東的股權重組兩年來取得的六大效果,如下是問答具體內容:
燕趙都市報記者:
我們知道,2016年唐山完成了企業改革發展史上堪稱空前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成功謀劃冀東集團與北京金隅的股權重組。我想問的是冀東集團與北京金隅重組兩年來取得了什么樣的發展效果?
唐山市國資委產權處處長李善明:
近幾年來,由于受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影響,特別是進入2015年,冀東集團經營惡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債臺高筑、虧損嚴重、資金鏈隨時斷裂,工資下降20%,職工跳槽,部分職工面臨下崗失業風險。為全面解決冀東生存危機,唐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引進戰略投資者北京金隅,經過168天日夜奮戰,于2016年10月11日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其中:北京金隅持股冀東集團55%、市國資委持股45%),標志著股權重組工作順利完成。經過近兩年的運營,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最直接效果就是企業資金狀況極大改善。重組當年,北京金隅向冀東集團注入股本金52.25億元,提供其他融資近50億元,合計輸入資金約102億元,使企業起死回生、化險為夷。
二、經營指標全面提升,實現扭虧為盈。冀東水泥股份公司2016年實現盈利1.99億元,避免了因連續兩年虧損變為ST股。2017年,水泥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利潤總額3.62億元,同比增加1.63億元;冀東裝備公司2016年實現盈利1,275萬元,避免了因連年虧損被迫退市的風險,同時摘掉“ST”標識。2017年,冀東裝備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5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總額2,304萬元,同比增加1,028萬元。
三、踐行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唐山范本”。重組后成為全國第三,世界第五大水泥產業集團,將發揮京津冀區域水泥行業領導者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對京津冀地區水泥市場進行深度整合,通過收購、產能置換、托管、交叉持股、市場協同等多種方式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最終將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水泥行業市場良性競爭的產業示范區和科學發展的價值高地,努力將京津冀地區打造成中國水泥行業盈利水平最高的區域,將“價值洼地”變成“價值高地”。
四、為唐山市整合唐山重裝等國有企業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模式。2017年8月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與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唐山重裝股權重組之《合作框架協議》,預計今年8月份完成重組各項工作。
五、為曹妃甸開發和市政府“一港雙城”(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助力。金隅·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產業園區占用土地面積約5000余畝,將建設成為以大型水泥成套設備、風力發電設備、冶金礦山裝備和石油化工裝備為主導的“世界知名、國內領先、華北第一”的裝備制造基地;二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產業,已引入北京天壇家居,科實五金等企業;三是建設以保障冀東在曹妃甸就業職工穩定生活為主導的生態城職工住宅生活區。生活區占地487畝,未來將成為在曹妃甸職工生活居住的主要惠民工程。
六、產業逐步向唐山地區轉移。北京金隅擬利用冀東集團閑置地,將控股子公司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搬遷至豐潤區。目前,搬遷初步方案已形成,計劃于2018年在豐潤區建立耐火材料生產線。
編輯:唐益平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