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窯處置危廢發展歷程
近期生態環境部組織的“清廢行動2018”,共涉及到11個省市,對2796個固體廢物堆存點進行現場核實,有1308個問題被發現,并將這些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可見國家對固體廢物的重視程度相對以前大大提升。
在固廢處置方式中,水泥窯協同處置近期得到行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它是一種新的廢棄物處置手段, 目前可適應約60%種類的危廢、適用范圍廣,可處理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工業固廢、污泥、污染土壤等,水泥窯協同處置發展趨勢不可避免,可以作為固廢處置和危廢處置的重要補充。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都是用的新型干法窯爐,主要原理是利用水泥高溫煅燒窯爐來處理固廢和危廢,水泥窯煅燒時溫度可高達1400-1600攝氏度,窯內呈現堿性環境,有效避免酸性物質和重金屬揮發,在這樣的焚燒環境下,二噁英很難形成,有機物被徹底分成無害化.
同時水泥窯煅燒產生的熱能被回收,殘渣和飛灰作為水泥組分進入水泥孰料產品中,有害物質都可全部固熔在水泥熟料的晶格中不能再逸出或析出,最終實現資源化和廢物減量化,相比其它固廢處理方式,水泥窯處置的更徹底,更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一般工藝技術
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歷史悠久,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1974年,加拿大Lawrence 水泥廠首先進行可替代燃料和垃圾飛灰等危險廢物固化研究,此后歐美發達國家也了相關研究。
經過40多年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相對比較成熟,早已成為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處置技術,對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和固廢處置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水泥窯焚燒溫度高,焚燒時間長,處置的徹底性有保障,無二次處理需求,接納能力大,被公認為是處理過程最安全、處理結果最徹底的工業窯爐,在發達國家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水泥廠可進行協同焚燒處置。
歐盟、美國標準中關于水泥窯焚燒廢物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標態) (mg/m3)
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起步相對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截止2017年9月,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投產能力達179萬噸。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在水泥窯協同處置方面積極嘗試,取得了明顯效果,建立了相關技術體系和政策規范,在2005年建成第一個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
水泥窯協同處置在我國發展歷史
2006年,國家發改委公布《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鼓勵大型水泥廠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水泥廠作為固廢處理綜合利用企業。后來,國家又發布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30485-2013)、《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HJ662-201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 、《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逐漸形成了水泥窯協同處置標準規范體系。
水泥窯協同處置相關政策
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發展相對緩慢,其原因為:水泥企業自身效益良好,協同處置危廢經濟效益不明顯,另外,國家政策方面缺乏技術和引導,水泥企業跨界經營存在一風險,但在2014年以后,隨著政策法規、水泥限產方面的原因,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進入快速發展期。
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發,限制水泥窯生產,特別是華北冬季供暖期,原則上水泥廠不能生產,但不包括協同處置的水泥窯,這個政策對水泥企業吸引力巨大,在長達3個月的供暖期,水泥窯協同處置企業可以繼續生產,不受政策限制,在2014-2016年水泥窯協同處置市場發展迅速,截止2014年底共有16家水泥企業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年核準處置量103.4萬噸,實際處置量 52.6 萬噸,利用率 50.9%,2016年年中是100多萬噸。
有數據顯示,我國4000多家水泥企業中,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資質的企業30家,截止到2017年年中,我國已獲得危廢經營許可證的水泥協同處置危廢能力約200噸。
在水泥窯協同處置蓬勃發展的同時,水泥窯協同處置管理越來越規范,行業發展進入平穩期。
根據《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試行)》要求,實際上只有4000噸以上的大型水泥窯才能獲得環評批復,另外省環保廳對當危廢處置產能有嚴格規劃,處置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會對危廢牌照緩批、停批,也限制了水泥窯參與協同處置,還有地域和鄰避等原因,也影響了水泥窯參與協同處置。
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窯生產線有1770 條,按最新政策除去規模受限的以外,符合改造要求的估計也就200多條。
目前投產的項目涉及31條生產線,占全部生產線的1.7%,4000t/d及以上占60%,占全國的2.6%。其中陜西雖然核準了8家企業,但是只有2家在處理危廢,也就18.50萬噸。目前仍有15個省市未投產水泥窯協同處置設施。
從未來趨勢分析,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我國已經有很成熟的模式,有利于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快速鋪開,這運營模式分為三種,分別為分散聯合經營模式、分散獨立經營模式和集中經營模式。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運營模式
現階段,水泥窯協同處置都由水泥廠主導,屬于集中經營模式,但在未來,掌握技術和運營經驗的企業有望在產業中充當核心角色,將會以分散聯合經營模式與分散獨立經營模式鋪開,從而快速提高產能。
有機構預測,水泥窯改造建設端市場空間有望達到340億元,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運營端市場規模達700億元,運營端市場空間估計在400億元左右,從水泥窯協同處置產能來看,將會有1800萬噸市場空間待開發,這部分處置能力有可能在近五年逐漸落地。
編輯:唐益平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