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自律破裂 新疆掀起價格戰 最低跌至170元/噸
據中國水泥網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以來全國水泥價格呈上行趨勢后趨于穩定。
然而據市場反饋,四月下旬以來新疆博樂地區水泥價格連續大幅下調,同時進入伊犁地區水泥迅速增加。為抵御外來水泥,伊犁當地天山、青松等主要廠家大幅通知下調42.5級水泥出廠價格。據相關人員最新透露,目前新疆博州地區42.5級水泥價格已經下由440元/噸左右,滑至170-180元/噸,烏蘇奎屯區域260-280元/噸,克拉瑪依天盾240元/噸,價格跌至歷史最低位,目前影響范圍甚至已經輻射到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
當地部分企業表示,這一價格已經比以前的32.5級水泥還要低,大幅低于42.5水泥本身價值。業內分析人士也表示,此次新疆大打價格戰導致價格跌幅過大容易打擊行業自信心,對區域協同也會帶來很大的不穩定性,全年來看新疆的水泥行情勢必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新疆博樂水泥銷售高層人員變動,銷售策略改變,企業開始轉向“價格低、銷量大”的銷售模式,用低價水泥搶占市場份額,導致了新疆區域市場協同破裂,水泥企業之間惡性價格競爭激烈,價格跌幅過大。
然而深度解讀后不難發現,產能過剩仍是其價格戰的背后主因。盡管新疆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對于去產能有著不小的推進作用,但目前新疆產能過剩形勢依舊嚴峻。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2017年新疆水泥熟料產能8097.2萬噸,熟料產量為3140.47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為38.78%。
此外,2018年初新疆提出的基礎設施投資目標為4500億元,該計劃與2017年實際投資額比較接近,即便全部完成,增速距離2017年的42.4%也有大幅的回落;并且新疆地區每萬元投資水泥產量逐年下滑,2017年受到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水泥產量有所回升,但水泥產量的增速不及投資的增速,因此盡管投資仍在增長,水泥產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后再也未能回到當時的水平。水泥需求的下滑或加速催化了此次價格戰的爆發。
當前,對于當地企業而言穩定水泥價格已是當務之急,讓新疆水泥行情重新步入正軌刻不容緩。然而通過此次價格戰,水泥行業聚焦提質增效,采取綜合措施科學調控水泥生產供給,化解產能過剩帶來的矛盾,全力保持供需動態平衡的目標也迫在眉睫。產能過剩沒有徹底解決的形勢下,下一次類似的價格戰何時開打也仍未可知。
另外,新疆水泥行業當前面臨的問題也應該引起全國水泥行業的重視。當前全國愈演愈烈的“錯峰停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水泥價格行情,但是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下滑,企業間競合基礎將愈加脆弱。屆時,價格戰恐怕也將再所難免。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