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祥: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 建材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2018全國建材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于2018年5月16-18日在河北石家莊召開,中國水泥網從大會上獲悉,2017年,建材工業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化解過剩產能,深入推動聯合重組,精準實施錯峰生產,在市場需求繼續放緩的情況下,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中國建筑材料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張玉祥在大會上介紹到,去年建材工業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生產繼續保持增長。2017年建材生產保持增長態勢,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比前3季度放緩0.8個百分點,其中水泥產量23.2億噸,同比微降0.2%。
二是價格水平大幅回升。全年建材產品均價同比上漲8.2%,扭轉連續兩年下降趨勢,其中水泥價格漲幅明顯,12月當月水泥出廠均價384元/噸,同比上漲26%。
三是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全年建材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5萬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利潤5173億元,同比增長17%;銷售利潤率6.9%,高于整個工業0.4個百分點。其中水泥行業營收攀上高位達9150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877億元,同比增長94%。
四是出口同比有所下降。全年建材商品出口額306億美元,同比下降1.3%,降幅比前3季度繼續收窄。全年出口離岸均價同比下降52%。
但同時,建材工業也存在產能過剩矛盾沒有根本解決,行業運行存在下行風險;需求增長乏力,建材行業投資出現了首度負增長;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外部約束日益趨緊等主要矛盾和問題。
對于2018年建材行業發展預判,張玉祥指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從建材行業面臨的形勢來看,雖然市場需求增長有限,但規模仍然維持較高水平。預計2018年建材行業運行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行業增加值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經濟效益和產業結構繼續改善。
綜上所見,建材行業的發展處在“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企業面臨的需求不足、投資降速、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環保任務艱巨等諸多運行困難,倍感壓力巨大。如何破解這一企業運行中的困惑與難題,一方面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的技術與產能,開發新產品與新技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從企業的內部管理著手,創新管理的方法和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成為當下和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