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多個部門聯合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20〕473號),保障四川全省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按照四川省政府要求,四川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經濟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公安廳、生態環境廳、應急管理廳、省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各市州人民政府、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等十多個部門聯合研究起草了《四川省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目前公開征求意見已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落實國家發改委等十五部門文件時,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四川省還明確了各市州政府的職責,尤其是四川省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相關職責。
《征求意見稿》明確:確保重點工程項目需要。加強重點項目砂石供應保障,納入國家及省重點項目管理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路、鐵路、機場、水利水電工程等,實行月度監測調度制度及清單式管理,動態掌握砂石供需狀況。定期組織項目業主、施工方和砂石供應方對接,做好余缺平衡,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各市州人民政府,省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
《征求意見稿》首先提出推進機制砂石行業發展,力爭2025年形成綠色優質高效的機制砂石供應體系。
四川省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20〕473號),保障全省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區域供需平衡、價格合理、綠色環保、優質高效的砂石產業體系,為基礎設施補短板投資建設和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完善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砂石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優化砂石供給結構,構建綠色高效砂石供應體系。
堅持政府引導、分類施策。準確把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完善河砂綜合整治與利用政策,積極推進機制砂等砂源替代利用,依法依規增加市場有效供給。
堅持統籌資源、協同發力。壓實地方責任,形成部門合力,創新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政策協同保障,提升砂石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二、重點任務
對全省砂石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優化砂石開發布局,推動機制砂石產業升級,合理開采河湖砂,加強河道采砂綜合整治與利用,積極推進砂源替代利用,推動砂石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統籌機制砂石開發布局。根據近期及“十四五”投資建設需要,進一步摸清砂石資源稟賦、實際產能和開發利用現狀,以及項目建設砂石分年度需求,統籌考慮各地礦產資源、交通物流等因素,加強砂石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優化砂石資源規劃布局,實現砂石礦產資源集約化、規?;_采,力爭2025年形成綠色優質高效的機制砂石供應體系。在引導中小砂石企業合規生產的同時,鼓勵各類企業以資源、資本、技術、市場等為紐帶,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參與砂石資源礦業權市場化競買,實施兼并重組,壓減、改造機制砂石低效產能,提升產業集中度,有效改變“小、散、亂”局面。加強城鄉建設、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項目規劃區附近采礦權儲備,合理增加采礦權投放,統籌保障重點項目砂石資源。(各市州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廳、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
(四)提高機制砂石優質產能。引導各類資金支持骨干項目建設,推動大型在建、擬建機制砂石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增加優質砂石供給能力。進一步拓展砂石來源,鼓勵利用廢石、礦渣和尾礦生產機制砂石,支持就地取材,利用開山、道路、隧洞、場地平整等建設工程產生的砂石料生產機制砂石,減少中長距離運輸外來砂石,滿足建設需要。支持將生產規范、產品優質、產量穩定、開采加工集約化規?;臋C制砂生產項目納入各級重點項目。加強土地、礦山、物流等要素保障,下放砂石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加快項目手續辦理。(各市州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省地方鐵路局)對符合條件的已設砂石采礦權,支持和引導地方依法予以延續登記,并推動盡快恢復正常生產。鼓勵暫未達到相關要求的廠礦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必要生產和環保等設施設備,具備條件的盡快復工復產。(各市州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應急管理廳)
(五)推動機制砂石產業升級。鼓勵發展砂石、水泥、混凝土、裝配式建筑一體化的產業園區,建設生產基地與加工集散中心,發揮集聚效應,改進裝卸料方式,減少全產業鏈二次物流量。研究制定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機制砂石應用技術標準》,不斷提高優質和專用產品應用比例。支持企業開展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裝備、建工、水泥、混凝土、物流等企業協同發展。鼓勵構建和應用互聯網砂石平臺,建設產品展示網站,發布“材料、用戶、物流、企業”等多維度資源信息,提供便捷撮合服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各市州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
(六)降低運輸成本。推進砂石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根據砂石運輸經濟半徑,優化省內樂山、雅安、綿陽、德陽、宜賓、南充、涼山等砂石主產區及成都等需求量較大地區的鐵路接卸場站作業能力布局,發揮鐵路運輸大通道能力,積極開展“散改集”工作,提升砂石運輸組織效率,強化砂石集裝化運力,適應砂石貨源發運需求。完善內河水運網絡和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規范砂石碼頭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制定鐵路專用線建設規劃、建設流程和對接渠道,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對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機制砂石企業,應按規定建設鐵路專用線。探索開通省重點項目建設用砂石料公路運輸“綠色通道”,降低省重點項目建設用砂石料運輸成本。(各市州人民政府,交通運輸廳,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
(七)加強河道采砂綜合治理。加強河道砂石行業產業鏈全環節、全流程監管,及早發現問題隱患,對無證采砂,不按許可要求采砂、不在正規碼頭裝卸砂石等非法采砂、運砂行為,保持高壓態勢,規范砂石采運經營秩序。加強聯防聯控,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在各類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礦產資源開采等專項整治中,因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存在無法整改的重大安全隱患,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被依法取締關閉的砂石料礦山、砂石碼頭,不得恢復生產。(各市州人民政府,水利廳、公安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應急管理廳)
(八)合理開發利用河道砂石資源。加大河湖砂石資源稟賦的調查評價和勘查,在保障防洪、生態、通航、發電、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制定河湖采砂規劃,2020年底前實現有采砂管理任務的河湖采砂規劃全覆蓋,糾正沒有法律依據實施長期全年禁采的“一刀切”做法,合理確定可采區、可采期、可采量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積極推行河砂集約化、規?;_采經營模式,鼓勵各類企業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參與河道砂石開采經營。進一步規范采砂許可,鼓勵暫未達到相關要求停產整頓的砂石生產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積極引導,推進復產綜合整治,具備條件的盡快復工復產。(各市州人民政府,水利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
(九)加快推進疏浚砂淤積砂綜合利用。落實河(湖)長制度,加大河道航道整治和疏浚力度,推進疏浚砂綜合利用,挖掘河砂潛力,盤活河砂存量。鼓勵各地開展水電站庫區等淤積砂、航道疏浚砂開采利用試點,推進庫區清淤工作,協調建立利益分配機制,拓寬砂石來源,增加資源供應。(各市州人民政府,水利廳、交通運輸廳、生態環境廳)
(十)支持廢石尾礦及再生砂石綜合利用。進一步做好廢石尾礦資源調查,建立資源綜合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在符合安全、生態環保要求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廢石、礦渣和尾礦、泥石流攔擋壩內堆積的砂石等資源綜合利用,實現“變廢為寶”。在廢石尾礦產生和堆存集中地開展廢石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鼓勵采礦權人依法回收利用廢石及尾礦。積極推行尾礦充填等大宗量消納尾礦技術,消除和緩解尾礦堆存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鼓勵利用建筑拆除垃圾等固廢資源生產砂石替代材料,清理不合理的區域限制措施,增加再生砂石供給。研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實施途徑,推動和規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行業發展。(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應急管理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
(十一)推動工程施工采挖砂石統籌利用。繼續執行《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關于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砂石料供應保障有關問題的通知》(川發改項目〔2018〕228號)中所涉工程建設期采挖砂石綜合利用有關支持政策,對涉及有關證照辦理事宜應簡化流程,加快辦理。對經批準設立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整體修復區域內按照生態修復方案實施的修復項目,在工程施工范圍及施工期間采挖的砂石,除項目自用外,多余部分由地方政府統籌后依法依規對外銷售。(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
(十二)積極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確定試點市(州)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示范項目,在人才公寓、租賃住房和農村住房建設項目中推行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引導商品住宅建設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提高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在政府投資保障房、人才公寓、學校、醫院、辦公樓、停車場等工程項目應用比例。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造價研究,探索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形成可推廣試點經驗,在全省范圍內穩步推進住宅建設方式改革。(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
三、保障措施
(十三)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各地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的工作協調機制,細化工作措施,明確部門職責,加強部門協作,統籌做好促生產、保供應、穩價格、強監管等工作,保障工程建設和民生需要。(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四)確保重點工程項目需要。加強重點項目砂石供應保障,納入國家及省重點項目管理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路、鐵路、機場、水利水電工程等,實行月度監測調度制度及清單式管理,動態掌握砂石供需狀況。定期組織項目業主、施工方和砂石供應方對接,做好余缺平衡,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各市州人民政府,省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
(十五)切實保障防汛等應急用砂石。針對防汛搶險等應急用砂石,在規劃可采區范圍內,根據需要建立應急開采機制,制定應急方案,在嚴格執行方案要求、實行專砂專用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統籌啟動應急開采和保障供應。(各市州人民政府,水利廳、應急管理廳)
(十六)營造良好環境。推進相關領域“放管服”改革,精簡申請資料要件,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支持合法砂石料企業建設生產。堅持一視同仁,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支持民營企業平等進入砂石勘查開采、河道采砂等行業,保護民營砂石生產企業合法權益。(各市州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生態環境廳等)
(十七)推進綠色環保發展。制定機制砂及河道砂石污染防治標準,落實作業結束后的生態修復,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切實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十八)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查處違法開采、非法盜采、違規生產、造假摻假、侵占河道、破壞耕地和礦產資源、超限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及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損害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嚴格追究相關單位與個人的責任。落實長江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四聯單”制度和四川省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四聯單”制度。依法查處“三無”采砂船及非法改裝、偽裝、隱藏采砂設備的船舶,加大對砂石運輸船舶違規超載行為的打擊和處罰力度。(各市州人民政府,公安廳、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九)規范市場秩序。全面加強砂石質量抽查監管力度。(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按照各自職能共同負責)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操縱市場價格,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牟取暴利以及不正當競爭等價格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正常市場和價格秩序。(省市場監管局)
(二十)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砂石保供穩價工作協調機制,強化工作指導,定期會商研究相關問題。協調機制由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安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商務廳、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和省鐵投集團組成,省發展改革委為具體工作牽頭單位。市縣各級要建立相應的工作聯動機制。(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各相關部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十一)加強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加強對砂石供需形式和價格變動情況的監測,及時分析研判市場供求變化,每兩個月調度一次全省砂石供求情況。及時發布砂石市場信息,積極引導市場主體及早做出反應,穩定市場預期。(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
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把做好砂石保供穩價、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抓緊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實。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政策協調,加強工作指導,積極推動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當前,要在科學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結合工程項目有序復工復產進度,切實保障砂石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編輯:何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