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當地基建成為中國企業的潛在投資機會
為了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內地及香港的企業積極物色沿線國家的投資機會,鄰近東盟國家成為優先考慮的市場。貿發局早前率領由香港及上海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前往菲律賓馬尼拉作商貿考察。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任后,以改善國家基礎設施為重點政策,同時修補與中國的關系;中菲關系改善后,當地基建成為中國企業的潛在投資機會;惟當地對外商投資仍存在限制,故專家建議,內地及香港企業前往投資前,應平衡機遇與風險。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大力推行“Build,Build,Build”計劃,希望藉基建項目提升經濟產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從而提高國民收入。目前,菲律賓基建落后于其他東南亞國家,尤其是地區之間的交通缺乏連接,塞車問題困擾全國。杜特爾特對基建投資進取,目標是至2022年,基建預算佔GDP的比率由原來約5%提升至7%。根據滙豐的研究數據,菲律賓的基建資金需求達1710億美元。
馬拉維重建工程予中資
礙于過去中菲關系欠佳,內地及香港企業在當地投資活動較少。菲律賓自1995年起發展經濟特區,根據菲律賓經濟區管理局資料,目前全國共有366個經濟區,去年投資金額達2357億菲律賓披索(約360.7億港元)。多年來,主要投資來自日資企業,佔27.8%;其次為菲律賓本地企業,佔22.8%。現時合共有4147家企業在經濟區營運,當中僅75家為港資企業,主要從事製造業及IT服務業。
另一方面,杜特爾特大力改善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他上月訪問香港時,更就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作正式道歉,顯示出對促進中菲關系的誠意。中菲關系改善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內地及香港企業開始留意在菲律賓的投資機會,預期未來將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當地的基建投資。上月菲律賓政府公布,馬拉維的重建工程項目將批予中國及菲律賓合資企業,該城早前受武裝沖突而嚴重損毀,據知整個重建計劃所需資金高達498億菲律賓披索(約75.6億港元)。
港商不熟悉當地法規
除基建外,菲律賓在製造業及IT服務業方面亦有優勢。貿發局主席羅康瑞表示,菲律賓人口平均年齡為23.5歲,在東盟國家中較年輕,而且英語能力強,管理及溝通上較容易,認為港商可考慮在當地發展製造業。但他亦認同,港企在東盟國家的投資起步較遲,相較于區內投資已久的日韓企業,港企爭取好項目的難度較大,建議港商在東盟國家投資時,要適當優待當地合作伙伴,“唔好諗住攞曬全部好嘢,要畀人哋都有得賺。”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過去由于中國與菲律賓政府關系欠佳,以及菲律賓曾發生多宗綁架華商事件,再加上馬尼拉人質事件,中國企業一般較抗拒往菲律賓投資。但自從杜特爾特上任后,著力修補與中國的關系,蔡冠深認為,在中菲關系改善后,內地及香港企業亦開始審視當地投資商機,但因仍不熟悉相關法規,目前港商的參與仍較少。他直言:“商會會員在菲律賓捐錢還多過做生意,怕的是投資反而惹麻煩。”
公共建設修例 放寬外商持股
有見基建項目所需資金缺口龐大,菲律賓政府近年積極開放私營企業在基建項目上的投資限制,以及鼓勵外商參與當地投資。菲律賓公私營合作中心總監Jeffrey Manalo(見圖)表示,目前籌建中的國家級PPP項目有16個,當中約3至4個有外商參與,包括印度、韓國企業。
在開放外商參與方面,由于當地法例規定,若投資涉及公共設備項目,外商須遵守“60-40守則”,即外商須與當地企業合伙投資,并只可佔40%股權。相關限制令外商無法取得主導權,亦降低外商的參與意欲。
Jeffrey Manalo表示,為鼓勵外商投資,近期政府提出修正法案,對公共設備項目作重新定義,未來部分項目,如交通設備等將不視為公共設備,外商將可以全資擁有方式投資。
他表示,菲律賓現計劃修訂PPP項目的相關法案,包括統一PPP項目的投資模式,對外公布政府的優先發展項目清單,以鼓勵私營企業及外商作自愿性投標;現時地方政府無法審批3億菲律賓披索(約4555.7萬港元)以上的項目,修正案通過后,限制將提高至50億披索,讓地方政府可更快批出項目,以上修訂有望加快更多基建項目落成,預期法案可在明年通過。
港企投得新馬尼拉灣項目
本地建筑師樓“hpa何設計”于2016年投得“新馬尼拉灣國際社區”項目的總統籌工程,該公司副董事總經理何力治(見圖)表示,項目為建設智慧及生態城市,佔地407公頃,將興建住宅、文娛及商廈等多項配套;項目啟動至今約一年多,但目前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因工程動工前需進行公眾咨詢,亦需取得多項審批文件。他說,項目已取得相關審批,計劃于七月就填海工程作招標,最快今年底動工填海,整個建造工程需時15至20年。
何力治表示,該項目由馬尼拉市政府發起,菲律賓UAA建明集團負責,而UAA建明為菲律賓建明集團及新世界(00017)家族旗下的周大福企業所組成的合資公司。
因項目所需資金龐大,涉及多項工程,地方政府須吸引私營企業及外商參與,如UAA建明會負責填海及其他建造費用,填海所得土地將有55%歸于UAA建明,而政府則擁有45%。
他透露,當地基建工程進行公眾咨詢時,也會受多方人士挑戰,落成時較前期規劃時大打折扣,但就是次項目,馬尼拉市政府已承諾為外商提供稅務優惠等利好政策,期望有足夠資金完成既有設計。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