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探明超6億方機制砂、6800萬方海峽砂可開采!
針對建筑用砂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過快等問題,福建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強化責任擔當,多舉措保砂石供應穩定,促進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砂石是工程建設項目中最基本、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來源主要是河沙、機制砂、海沙。近年來 ,一方面隨著一批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紛至踏來,全福建省建筑用沙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隨著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河沙資源日益枯竭,砂石供需矛盾愈發突出。
據測算,2019至2021年福建省建設用砂預測需求總量約為3.3億立方米,年均約1.1億立方米;而福建省河砂開采年度控制總量僅700萬立方米左右,既有機制砂年產能約2000萬立方米,砂石缺口超過8000萬立方米。
大力推進機制砂產業發展
2019年,福建省出臺《保障建設用砂規范發展指導意見》,提出明確目標任務:2019年,新增機制砂年產能1500萬立方米;2020年,實現全福建省機制砂礦山計劃項目投產,累計新增機制砂年產能5000萬立方米;2021年,累計新增機制砂年產能7000萬立方米,實現全福建省建設用砂供需基本平衡。
優化開發布局,以就地平衡為主,實行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供;提前謀劃和合理制定砂石出讓計劃,明確砂石采礦權投放的總量、布局、結構、時序和準入要求,充分發揮礦產資源規劃的調控和引領作用。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對機制砂項目所需用地,可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多種方式供地。
鼓勵砂料資源回收利用。落實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包政策,對列入福建省級投資工程包的廢棄礦山治理項目,復綠工程所產生的砂石料,可用于生產機制砂。
據了解,目前福建省擬定機制砂礦山56處,已經出讓的26處,年產能約3000萬立方米,將有效緩解工程用砂供需矛盾。
推廣機制砂礦山、海砂勘探工作
去年,福建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確定的56個擬設機制砂礦山目前已全部完成野外地質工作,其中,已有48個完成地質報告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土地復墾方案的評審工作,探明機制砂資源儲量61980萬立方米,設計年產能可達5236萬立方米。
2020年,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已安排福建省級勘查經費800萬用于新增13處擬設機制砂礦山地質勘查工作,預計可提交機制砂資源儲量1億立方米,新增設計年產能約1000萬立方米。
與此同時,福建福建省還大力推進海砂資源的勘查開發工作。2019年,中國地質調查局與福建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福建省定為綜合地質調查有效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福建省,其中將海砂資源的勘查列入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福建省港航公司在臺灣淺灘選取了約300平方千米的海域作為勘查靶區,由中國地調局廣州海洋調查局開展勘查,目前,已完成勘查靶區物探,正在資源富集有利區開展鉆探工作。廈門港灣東面海域東碇島海砂地質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儲量審核工作,資源量約450萬立方米。
今年,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將在臺灣淺灘海域選取三個海砂資源富集區開展地質工作,盡快完成4.4平方千米詳查區的勘查工作,以及該詳查區海砂采礦權和海域使用權的出讓,預計可提交海砂資源儲量6800萬立方米。
目前,福建省自然資源廳正在研究制訂海砂采礦權與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招拍掛出讓方案。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推進機制砂和海砂采礦權出讓工作。同時,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緩解建筑市場砂石供需矛盾。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