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兼武: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增勢良好,結構持續優化,效益繼續改善,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工業經濟開局良好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8%,增速較上年四季度回升 0.6個百分點,比2017年回升0.2個百分點。行業增長面擴大。一季度,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態勢,增長面達90.2%,比 2017年有所擴大。其中,電子、醫藥、專用設備、煙草、燃氣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兩位數增長。
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較快增長。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快于規上工業5.1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8.8%,消費品制造業增長7.7%,分別快于規上工業2和0.9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產品快速增長。
企業利潤較快增長。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689億元,同比增長16.1%,在去年同期利潤增速較高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
去產能效果明顯。一季度,去產能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工業產能利用率有所提高。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2013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產能利用率同比上升的有24個行業。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1.2%,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9%,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
資產負債率繼續下降。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3%,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
單位成本繼續降低。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2.4元,同比減少0.27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3.98元,同比減少0.33元。
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4天,同比減少0.2天。
三、企業生產經營預期平穩向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預計二季度經營狀況樂觀的企業占40.4%,比去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預計樂觀的比不樂觀的企業比例高34.8個百分點。
隨著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產品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進程進一步深化,工業經濟總體將延續穩中向好的基本格局。
四、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問題得到緩解。據調查,一季度,認為融資難是本季度面臨突出問題的企業占4.4%,為2012年以來的次低點。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平均年利息及費用率約為5.73%,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06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認為資金緊張是本季度面臨突出問題的企業占13.9%,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
小微企業投資積極性有所提高。一季度,調查的樣本企業中,有投資的企業占21.7%,比上年四季度上升0.5個百分點,為去年以來的最高點。
編輯:楊澤鈴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