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區產能置換蘇醒 企業競合被打破
近期,廣西工信委公示了廣西合山虎鷹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產能置換方案,該置換是通過淘汰內蒙古一條日產5000噸和新疆一條日產1500噸的生產線在廣西新建設一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符合工信部出臺的非環境敏感區域的1:1.25的產能置換新規。
跨省區的產能置換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中也有明確規定:產能置換應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需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置換的,產能指標應由轉出地和轉入地省級主管部門分別核實確認,在各自門戶網上公告。對涉及跨省置換的產能指標,項目建設地省級主管部門應與產能指標轉出地省級主管部門做好銜接。
除西藏地區,其他地區按照1:1.25或1:1.5比例置換,可見新辦法是高屋建瓴、英明偉大的新規,總體上產能有所壓減,加速落后淘汰,同時也不阻礙行業先進技術的進步,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有積極的深遠意義。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2017年全國共計新投產產能1643萬噸,共計淘汰1937.5萬噸產能。中國水泥網總經理江勛日前在“2018年中國水泥網年會”上也表示,預計2018年將有2300萬噸新型干法熟料產能投產,較2017年有所增加。
對于業內近期新投產生產線的出現,我們顧慮的加劇產能過剩的情況并不會出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熟料產能嚴重過剩,但在各地區之間的過剩程度仍存在很大差異。實行產能置換、特別是跨區域的產能置換,有利于將產能過剩相對嚴重地區的產能向其他地區進行轉移,也有利于產能集中度的提高。
同時,對于西藏的項目建設等量置換,相關政策可進一步規定只適用于區內,從區外置換的產能仍應實行減量置換。
在此前錯峰等相關政策的推進,供給端受到一定控制,大企業之間形成了競爭合作關系。產能置換的新規一定程度上則會加快競爭,打破原有的競合利益格局。該業內人士還指出,產能置換新規只是過客,不是終極目標,行業應加快環保新標準出臺,迅速推行水泥超低排放,加速落后產能出清。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