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為何生產成本過高無法正常生產?福建水泥缺一份滿意的答案
從1月底發布預虧公告,到4月16日年報確定虧損,福建水泥沒能給投資者一個“驚喜”。
在2017年全國水泥行業總利潤攀升歷史第二高位,本地區水泥需求和價格雙增長,營業收入增幅達到38.62%,遠超同行業平均水平的情況下,福建水泥對外則表示虧損1.52億,同比跌幅達1198.99%。
據福建省統計局數據,2017年福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26226.6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增幅比上年提高5.0個百分點。福建水泥全年水泥價格不含稅售價245.42元/噸,同比上漲 20.27%,商品銷售毛利率同比提升7.24個百分點。
對于總體形式走強,自身卻依然虧損的原因,福建水泥的回答并不能令人信服,在年報中福建水泥表示,“部分子公司在前三季度由于成本、售價倒掛,產能無法正常發揮,本期繼續虧損,經減值測試評估后,計提較大金額的資產減值準備,導致公司出現大額虧損。”簡單理解即為其子公司2017年生產成本過高,產能發揮受限。
產能發揮受限有多嚴重?福建水泥進一步在公告中解釋,“報告期內,金銀湖熟料生產線因生產成本偏高,在進入 10 月中旬后才開機生產,全年水泥粉磨生產線安排谷電時間段開機運轉。寧德建福(粉磨生產線)受制于成本、售價倒掛,全年僅運行 212 小時。海峽水泥由于成本和財務費用高,全年熟料生產線運轉率49.08%。”
即2017年全年金銀湖生產線只運行了2個月左右,寧德建福粉磨站開機不足10天,海峽水泥運轉率不足一半。是哪些原因導致的成本偏高?福建水泥并沒有給出詳細答案。
以全年運行不足10天的寧德建福粉磨站為例,據當地水泥經銷商和市場人員反饋,由于供需長期不平衡,寧德地區水泥價格普遍要高于相近的福州市場10-20元/噸。而從2017年福州地區P.O42.5散裝水泥平均價格走勢可以看出,相較于年初331.25元/噸的均價,年底攀升至485元/噸,增幅接近50%。
福州和三明地區2017年水泥價格k線圖
金銀湖所處的三明地區,水泥價格總體低于福州地區,但在2017年也實現了超60%的增幅。此外,興泉鐵路在2017年開工建設,也拉動了當地水泥需求和價格的增長。據中國水泥網行情通統計,三明地區廠家在2017年連續進行了多輪價格調漲。
在福建水泥2018年經營計劃中,我們得知近2年能源(煤、電、油)占水泥成本的比重持續攀升,至2017年福建水泥的能源成本占比由2015年的45%升至53%。中國煤炭資源網在《2017年煤炭市場回顧及2018年展望》一文中表示2017年行業調控政策雖然調整為“保供應,穩煤價,但由于供給端增長也不明顯,煤價整體雖有下跌但仍維持高位。不知煤價是否是福建水泥多家子公司成本過高的原因?
福建水泥作為福建地區產能規模最大的水泥制造企業,近些年的盈利情況似乎并不能令人滿意。2015年,福建水泥未能幸免于全行業的“滑鐵盧”,全年虧損3.9億元,同比下降886.65%。2016年在出售興業銀行1951萬股,獲利約2.45億元的情況下,福建水泥凈利潤0.14億,同比增長103.59%。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