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預拌混凝土產業三年綠色轉型升級行動有哪些舉措?
12日下午,杭州市建委召開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三年行動動員大會。
這意味著,從今天開始,杭州預拌混凝土企業迎來綠色轉型升級期。
會上都發布了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三年行動有哪些具體舉措?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為什么要進行預拌混凝土產業升級?
近年來,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工作要求,先后開展了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廠區綠色生產改造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行動,基本實現預拌混凝土生產、運輸、使用全過程的污染控制與廢棄物綜合利用,混凝土行業的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目前杭州市共有正規混凝土站點114個,伴隨著城市建設高峰期的到來,混凝土站點分布與需求配比不均問題凸顯。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市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打贏城鄉環境整治提升硬仗,隨著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整改工作推進,對標新的混凝土綠色生產環保標準,杭州市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仍需進一步升級換代。
三年綠色轉型升級行動有哪些舉措?
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前,納入杭州市長期生產布點的預拌混凝土企業將全部完成綠色轉型提升,達到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綠色生產標準,為杭州城市化建設提供長期、綠色、穩定的基礎材料保障。
目前,三年行動具體安排已排定日程:
4月底前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包括企業站點選址原則、設備設施要求、生產管理、運輸管理、排放監測、職業健康等內容;
6月底前各區、縣(市)政府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屬地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實施步驟、時間節點及相關保障措施;
7月起,按照方案規劃推進綠色轉型升級的混凝土企業實施《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并在2019年底前完成綠色轉型提升改造及驗收。
綠色轉型升級后的混凝土站點將會是什么樣子?
所有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運輸過程中的粉塵、廢渣、噪音均得到有效控制。
揚塵達到《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JGJ/T328—2014)、《水泥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GB4915—2013)等標準中的限定指標,噪聲達到《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JGJ/T328—2014)、《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等標準中的限定指標。
廢水、雨水全部實現回用,除泥質渣土固化外運外,其它全部實現回用。
攪拌車監控,廠區視頻,揚塵、噪音監測等智能系統統一平臺接入,廠區外觀美工設計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
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市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根據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努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要求,我市在后峰會、前亞運的建設關鍵期,將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快速路網、地下空間開發和城中村改造等一系列重特大工程。混凝土作為城市開發建設和維護的重要基礎性材料,其剛需特性決定了長期綠色發展的內在需要。為保障我市城市建設與環境提升,進一步優化預拌混凝土企業規劃布局,推動行業生產集中度,改善預拌混凝土企業周邊生產生活環境,保障混凝土穩定有序供應,全面提高行業整體綠色生產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九大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引,以供給側改革為導向,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二次會議一流城市建設要求,以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為導向,通過科學統籌布局預拌混凝土企業,制定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綠色生產標準,推動全市各企業在2020年底前完成綠色生產治理工作,為杭州打造城市國際化提供長期、綠色、穩定的基礎材料保障。
(二)總體目標。納入長期生產布點的預拌混凝土企業,在2019年底前完成綠色轉型提升工作;未納入的企業在2020年底前全部拆除。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原則。除短期需采取的規劃布點、除產能措施外,中長期政府以綠色標準提升為引領,以企業高起點、長投入的綠色生產為主導,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發展。
(二)市區聯動,以區為主原則。市級層面以統籌規劃布點技術支撐,統一綠色生產標準為主,區級層面具體負責布點落地和標準的推進實施。
(三)拆改結合,綠色轉型原則。為減少對現有企業影響,對符合規劃功能布局的自有用地企業、租賃期較長的,應以綠色轉型為指導;對不符合規劃用地條件、租賃剩余期較短的企業,應拆盡拆。
(四)平衡供需,兼顧中長原則。各區域布點數量以現有供需狀況為導向確定。保留企業數量產能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包括上城、下城目前沒有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城區,在綜合考慮中長期需求及推進預拌混凝土在農村住房建設項目中應用等因素,可適當增設規劃布點。
三、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和具體目標
實現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科學布點和產能設置;二是在確認布點上實施高標準綠色生產改建或新建。
(一)布點數量與產能控制目標。主城和區縣開發強度不同,在同等服務半徑下,企業設計規模存在較大差異。
1.主城及蕭山余杭。杭州主城及蕭山余杭混凝土用量近期(5年左右)約為3500-4000萬方,中長期(10年以上)考慮到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仍將保持在3500萬方左右。綜合主城道路承載力和服務強度,八區預拌混凝土企業設計能力宜在120-150萬。按此測算,近期主城八區企業應壓縮至40個左右,中長遠控制在35個左右。
2.富陽、臨安兩區。富陽、臨安新設兩區目前需求量分別為300萬方和250萬方,考慮到富陽、臨安兩區設立后開發強度變化,近期需求峰值將分別達到500萬方和400萬方,中遠期保持在300-200萬方。同時考慮到臨安、富陽,對余杭、蕭山有一定供應覆蓋能力,設計能力宜控制80-100萬方。按此測算,富陽企業宜控制在5-6個,臨安因考慮地域問題企業也宜控制在5-6個。
3.其他縣市。其它縣市設企業總體規模宜在60萬方以下。依據近期和中遠期初步測算,建德、桐廬都宜控制在4個以內;淳安地域廣闊,考慮到供應半徑需要,站點數量宜比建德、桐廬適當增加1-2個。中遠期需求雖然下降,但考慮到企業服務半徑,仍宜控制在3-4個,但產能標準可適當縮減。
依據上述測算,各區域規劃布點數量控制目標如下:
綜合上述測算,同時考慮上城、下城各布局一家預拌混凝土企業,全市到2020年底企業控制在60-67家,2027年后逐步控制到54家以內。
(二)綠色標準目標
1.污染點源控制對象。揚塵、噪音、廢水、能耗和污染徑流雨水,污染源包括:
(1)揚塵:砂石料卸貨,鏟車二次轉運,皮帶輸送及骨料下落,攪拌機作業,地面揚塵,攪拌車灰泥外帶等。
(2)噪聲:空壓輸料,攪拌機作業,攪拌車行駛。
(3)廢水:生產裝運滴漏,地面、車輛沖洗廢水。
(4)雨水污染:大雨廠區地表徑流外溢,污水池滿溢。
(5)廢渣:沉淀的污泥廢渣。
(6)能耗:機械設備能耗,攪拌車尾氣排放。
2.綠色標準目標
(1)揚塵目標:優于《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水泥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等相關標準中揚塵限定指標10%以上。
(2)噪聲目標:廠界設備噪聲優于《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聲環境質量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等相關標準中噪聲限定指標5%以上。
(3)廢水目標:污水、雨水全回用。
(4)固廢目標:泥質渣土固化外運外,其它全部回用。
(5)環境目標:外觀美工設計并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
(6)監測目標:智能監測系統統一平臺接入。
(7)用地指標:新設企業用地原則上應控制在30畝以內。
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工作措施包括:攪拌樓以框架結構為主兼顧造型設計;攪拌、料倉、輸送全封閉無二次污染作業流程設計;制定收除塵、噴淋、移動清潔、噪音控制等環保設備目錄清單;設置雨、污水分流回用兩級沉池;車輛裝載、運行調度、廠區視頻、揚塵噪音監測等系統的統一平臺接入;廠區外觀造型、色彩與美工設計,綠化率指標要求等。具體內容將在《導則》中明確。
四、主要事項安排和職責分工。
(一)主要事項。
1.制定綠色轉型技術標準(2017年底-2018年3月)。市建委牽頭,環保、經信、質監等部門參與,制定和發布高標準的《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內容包括選址原則、設備要求、廠區管理、排放監測、運輸管理、施工要求等。所有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升級改造或新建需按照該標準實施。
2.評估制定長期布點目錄(2017年底-2018年6月)。各區、縣(市)政府依據行動計劃要求,制定屬地實施方案,內容包括保留企業目錄及其分布、綠色治理內容及其工作計劃、拆除企業工作計劃以及相應工作保障措施。各政府實施方案于2018年5月30日前報市建委匯總。由市建委會同市規劃、環保、經信審查后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長期布點目錄及拆改實施方案》(名稱暫定)。
3.按計劃組織實施(2018年-2020年)。各區、縣(市)嚴格按照《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長期布點目錄及拆改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工作落實。其中,納入布點目錄企業的綠色治理任務應在2019年底前完成并驗收;未納入的企業應在2020年底前全部拆除。市建委、市環保負責督促指導和推進各區、縣(市)開展實施工作,并納入當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
(二)職責分工
1.市建委。牽頭組織和協調推進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牽頭制定和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負責匯總和審查各區、縣(市)工作實施方案并牽頭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長期布點目錄及拆改實施方案》;指導攪拌站綠色轉型升級改造驗收;依據當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開展相關指導、督查、考核工作。
2.市環保局。參與制定《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參與各區、縣(市)工作實施方案審查;參與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長期布點目錄及拆改實施方案》;參與綠色轉型升級改造驗收;負責將本次行動計劃納入大氣污染防治計劃考核,并牽頭組織指導督查考核。
3.市規劃局。指導預拌混凝土企業各區規劃布點審查;參與審查各區、縣(市)工作實施方案;參與發布《杭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長期布點目錄及拆改實施方案》。
4.市國土局。參與預拌混凝土企業各地規劃布點審查;指導新設企業用地出讓;配合開展未入名錄預拌混凝土企業退出。
5.市經信委。參與制定《杭州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清潔生產管理導則》。依據本行動方案,配合對清潔生產未達標企業進行整改清退。
6.市發改委。暫停受理非本行動方案批準的新設預拌混凝土企業,負責本行動方案批準的市級建設主體建設的新設企業的審批,指導各區、縣(市)對本行動方案批準的其它新設企業的審批。
7.市質監局。參與制定《杭州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導則》
8.市交通局。加強交通建設項目監管,嚴控現場預拌混凝土企業設立。
9.市林水局。加強水利建設項目監管,嚴控現場預拌混凝土企業設立。
10.各區、縣(市)。負責制定所在地實施方案;負責長期預拌混凝土企業落地確定;對照綠色標準,評估確定保留企業綠色治理內容與實施,并具體負責驗收;負責為納入長期生產目錄企業的拆除;制定拆并鼓勵政策,推動區域企業整合。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強部門配合。開展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治理工作,涉及建設、規劃、國土、環保、經信、發改、質監、交通、林水和屬地各區政府等各部門,特別是各屬地政府時間緊、任務重,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本級政府牽頭負責人和牽頭責任部門、抽調工作力量,全力做好各項任務的部署與落實。市建委要建立聯席工作會議制度,督促指導和協調推進各地實施工作。
(二)做好整合引導。各地政府要科學評估,優先保留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自有用地和租賃期較長企業。要支持具有技術、資金、市場優勢混凝土公司,通過資產并購、重組、參股等方式,發展更具實力的混凝土企業集團,盤活撤并預拌混凝土企業資產,消除拆并企業遺留問題。
(三)制定鼓勵政策。為減輕企業負擔,推動轉型治理工作,各區、縣(市)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鼓勵政策措施。如在攪拌樓設備下部空間進行的框架結構建設辦公用房,可不計入用地容積率。對納入改造目錄的企業,除新站建設外,推倒重建、局部改造的各區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四)嚴控新站審批。各區、縣(市)政府要按照行動計劃確定的數量,嚴格控制新設預拌混凝土企業。本次治理保留企業少于控制數量的,可批準新設企業并按新的綠色生產標準實施。新設企業選址必須符合中長期土地利用規劃要求。
(五)強化檢查引導。建立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等級標識制度,對按標準完成改造或新建設的企業,驗收合格初定為最高等級預拌混凝土企業,并推薦其參與政府和國有工程建設。
(六)核定擴容產能。對保留企業在本方案確定產能范圍內需要擴容的,發改、經信部門給予同意產能核準。
(七)嚴控現場攪拌。交通、水利部門要嚴格把關,對繞城高速圈以內交通、水利建設項目所使用的混凝土,對產品標準無特殊要求,市區現有合格預拌混凝土企業可以生產供應的,應由市區合格預拌混凝土企業供應,嚴控現場預拌混凝土攪拌站設立。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