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委:提升水泥等傳統產業質量標準水平,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國家標準委近日發布的關于印發《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提升鋼鐵、水泥、化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炭等傳統產業質量標準水平,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全文如下:
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行業協會、集團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信息中心,各直屬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現將《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國家標準委
2018年2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18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標準化建設的開啟之年。今年標準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戰略引領、法治先行、改革創新、協同推進、科學管理、服務發展,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贏三大攻堅戰為重點,以支撐引領質量提升為著力點,開啟全面標準化建設新征程,以全面標準水平提升引領全面質量發展,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支撐。
一、全面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1. 健全金融風險防范標準化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金融風險防范標準化專家咨詢組作用,做好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風險評價、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等領域標準制修訂,強化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團體標準的實施,促進金融系統良性循環。
2. 制定并實施精準扶貧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研究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精準扶貧標準體系和標準化服務體系。在精準識別、產業開發、扶貧保障、扶貧成效等領域開展標準研制,下達一批精準扶貧標準化試點。
3. 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部署,抓緊出臺一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加大重點行業節能節水標準制修訂力度,不斷提高汽車燃料經濟性標準水平。
4.大力推進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等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
(二)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5. 實施新產業標準領航工程,圍繞培育發展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新業態、新動能,有效建立新興產業標準制修訂“直通車”機制,增強政府標準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發展的適應性。發布實施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加大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及前沿新材料標準的有效供給。
6. 落實《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推進航空航天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制造、機器人、工程機械裝備、汽車、船舶、農業機械裝備等重點領域標準研制和國際標準轉化,開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
7. 落實《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持續開展消費品安全標準“筑籬行動”,創建消費品標準示范基地,在家用電器、紡織服裝、食品化妝品、兒童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堅持以消費者需求和滿意度為導向,兼顧安全性、舒適性,增加個性化、高端化、高品質標準供給。
8. 提升鋼鐵、水泥、化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炭等傳統產業質量標準水平,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9. 推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物流等重點領域標準研制。
10.積極推動支撐城市建設的標準制修訂,完善綠色建材標準,加快城鎮燃氣、供熱等領域標準研制,助力工程建設質量提升。
(三)助推創新型國家建設。
11.落實《“十三五”技術標準科技創新規劃》,促進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
12.開展量子技術、納米技術、空間技術、集成電路、傳感器、電磁兼容等基礎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標準研究,支撐前沿領域技術創新。
13.推進智慧城市、車聯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關鍵領域標準化工作。
14.加強能源互聯網、新能源利用、電能替代、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燃料電池、電力儲能等標準制定。
15.推進“華龍一號”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項目,開展高新技術示范區建設,加快技術、標準和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16.全面優化知識產權標準體系,支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四)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7.制定標準化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措施。
18.以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等領域為重點,著力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多層次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19.修訂農業標準化管理辦法,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扎實做好示范區績效考核,探索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效益評價。
20.完善現代農業標準化服務與推廣體系,推動國家農業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建設,創新農業標準化服務,推動農業標準化整體水平提升。
21.建立和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和鄉村治理標準體系,加強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標準制修訂。深入開展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2.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點,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區域標準化協調發展新機制。
23.圍繞雄安新區建設,探索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加強標準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雄安新區能源互聯網標準化示范工程建設。
24.推進深圳、杭州、青島等城市積極開展城市可持續發展相關試點,深化北京未來科技城中法商務區可持續發展標準化合作。推動青島、珠海、包頭等城市開展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建。
二、全面推進標準化領域拓展,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加快完善生態文明標準體系。
25.編制生態文明標準化發展行動指南,指導重點地區探索開展地方生態文明標準體系建設。
26.開展節能標準化示范、生態農業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以標準化支撐綠色、低碳發展。
27.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和資源循環利用標準制定力度,繼續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加強產品能效和重點行業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
28.抓好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研制。推動綠色化工、海洋、綠色礦山、石油天然氣、清潔能源等領域標準制修訂。
(二)增加民生標準有效供給。
29.落實《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要求,加快養老服務質量、服務評價標準制定。加強殘疾人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殘疾人服務和輔助器具標準制修訂。推進社會保險服務、評價、管理等全過程標準化管理。
30.加強文化活動場所、文物保護、數字文化、新聞出版、移動多媒體等文化領域標準研制,提升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競爭力。
31.落實“健康中國2030”,編制《健康中國標準化行動方案》。制定體育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促進體育市場繁榮有序發展。加強衛生檢疫標準化工作,有力支撐口岸公共衛生安全。
(三)推動社會治理標準創新。
32.落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發展規劃(2017-2020年)》,加強勞動就業、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標準化工作,開展政務服務、城市管理、公共專業技術服務等標準化提升工程。
33.修訂《行政許可標準化指引》,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
34.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準化工作,完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共享應用標準體系,加快推動《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規范》等相關國家標準實施應用。
35.組織編制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制定危險化學品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規劃。推進礦山、化學品、消防、交通運輸、特種設備等領域安全標準研制。
36.加強國家應急管理基礎標準研制。
三、全面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釋放發展新活力
(一)發展壯大市場標準。
37.拓展團體標準試點范圍和領域,總結提煉團體標準發展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培育一批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
38.完善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大力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引導和支持中介機構發布企業標準排行榜,在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重要產品領域率先形成一批具有公信力、市場認可的企業標準“領跑者”,營造“生產看領跑、消費選領跑”的市場氛圍。
(二)精簡優化政府標準。
39.落實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結論和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結論,加快廢止、轉化、整合、修訂步伐。
40.在國務院標準化協調推進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下,建立標準爭議的協調裁定機制。
41.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完善強制性標準管理制度。按照各級推薦性標準的定位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將推薦性標準限定為政府職責范圍內的公益類標準。
42.建立健全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制。全面清理備案標準數據,加強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備案協調性審查,推進標準備案電子化,提高標準備案效率。
(三)深化地方標準化綜合改革。
43.制定《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工作方案》,加強對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和協調。
44.推廣浙江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經驗,支持山東、江蘇、廣東、山西等地推進標準化綜合改革實踐,開拓標準化綜合改革新路徑、新模式。
45.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長遠性、關鍵性問題,制定具有地域特色、資源稟賦優勢,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地方標準。
46.推進設區的市開展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建立健全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
47.加強基層標準化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
(四)扎實推進標準化軍民融合。
48.強化標準化軍民融合制度建設,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標準化軍民融合政策,明確軍民通用標準制修訂程序。
49.推進“軍民標準通用化工程”,加強北斗導航、物聯網、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軍民通用標準制定。
50.推進標準化信息資源共享,加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信息服務軍隊和國防建設力度。
51.依托現有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匯聚軍地專家資源,推動軍民技術隊伍共建共用。
四、全面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助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一)建立我國國際標準化協調新機制。
52.建立中國國際標準化工作會議機制,召開首屆中國國際標準化工作會議,系統布局和整體推動我國標準國際化工作。
(二)提升標準化開放合作水平。
53.深入參與質量基礎設施國際交流合作網絡搭建,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標準體系對接兼容,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積累共識和成果。
54.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標準化務實合作與交流,繼續加強與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在雙多邊經貿合作機制下的標準化合作,提升與東盟、東北亞、南亞、拉美、非洲、金磚等國家標準化機構交流與合作水平。
55.加強與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國在民用核能、石墨烯、鐵路、智能制造、農業食品、電子醫療、老年經濟、城市可持續發展、未來工業、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三)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56.推進國內外標準互認工程,在食品農產品、消費品、鐵路等領域拓展多雙邊互認范圍,聚焦“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推動重點領域標準互認。
57.與相關國家聯合制定國際標準,推動開展標準比對分析。
58.結合目標國家的適用語言和技術水平,分階段、分步驟開展中國標準外文版的翻譯工作。
59.打造一批中國標準海外應用示范工程,擴大中國標準的品牌效應。根據不同國家和產業的特點,尋找共同利益契合點,成體系地推動我國標準在海外的實施推廣。
60.建立國際標準孵化庫、中國標準海外應用數據庫和主要產品性能指標國際標準對比數據庫,推動我國更多關鍵技術成為國際標準。
(四)加大與國際組織標準化合作力度。
61.發揮ISO/IEC常任理事國的作用,積極關注、影響國際標準組織治理新模式、重大政策新發展和規則程序新變化。
62.承辦好2018年國際物品編碼協會(GS1)杭州全會。推進中國專家競選IEC主席,繼續向ISO新加坡辦公室派員。
63.推動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和國際標準化會議基地(杭州)的建設。
64.進一步拓展與更多的國際組織開展標準化合作,積極參加世貿組織(WTO)、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獸疫局(OIE)、國際植保組織(IPPC)等國際組織在標準領域的相關工作。
五、全面推進標準化管理提升,增添發展新動能
(一)強化標準制修訂管理。
65.推進標準制修訂工作無紙化、專家投票電子化、標準編審一體化。
66.嚴把標準技術審查關,把握標準的產業適用性、行業引領性,確保材料的完整性、程序的合規性、內容的協調性、法律法規的符合性以及重大問題處理的一致性,不斷提高標準質量。
67.嚴控標準制修訂進度,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周期控制,建立標準制修訂周期通報制度,開展標準報批無紙化試點,開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68.優化創新標準立項評估模式,優先制定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標準。
69.健全國家標準樣品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國家標準化技術文件制度。
(二)規范技術委員會運行。
70.加強《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宣貫培訓,加快出臺配套政策文件。
71.合理布局、嚴格審查新組建技術委員會。規范技術委員會日常工作業務。
72.做好2018年度技術委員會考核,嚴格做到堅決整改一批、整改不合格的堅決暫停一批、存在重大問題的堅決撤銷一批,處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三)加大技術標準科技創新。
73.推進科技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發展同步。
74.加快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研究支持創新基地的鼓勵政策和措施,培育一批創新基地。
75.開展國家級標準驗證檢驗檢測點建設,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術標準的試驗驗證和符合性測試機制。
76.組織開展2018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
(四)夯實專業人才教育培養。
77.加強標準化教育培訓頂層設計,開展國內外標準化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基礎研究,分類組織編制標準化教育培訓系列教材。
78.加強標準化學科建設,支持和鼓勵更多高校開設標準化課程、方向或專業。
79.深化國際標準化教育合作,籌備組建“一帶一路”國際標準化教育高校聯盟。
80.推動標準化課程更多走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
81.拓展標準化職業教育,特別是以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為手段開發在線教育課程。探索標準化中小學科普教育。
六、突出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82.突出抓好標準化戰略研究。委托中國工程院牽頭,針對實施標準化戰略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前瞻性、全局性、根本性戰略課題研究,為編制《中國標準2035》提供支撐。
83.突出抓好新標準化法貫徹。配合新標準化法實施,加強新標準化法普法宣傳,抓緊對現有法規制度進行梳理,加大立改廢工作力度,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法規體系,加強標準制定、標準實施的監督管理。
84.突出抓好“百千萬”專項行動。配合質量提升年活動,動員首批城市組織企業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主動對標國際,開展比對分析、技術驗證、比較試驗、協同攻關和產品創新等工作,運用先進標準助力產品和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85.突出抓好“一帶一路”行動計劃。落實《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抓好九個重點任務和九個專項行動。結合實際,制定細化措施,發揮標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機制保障作用。
86.突出抓好基層黨建標準化實踐探索。積極推進基層黨建標準化試點,及時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為全國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探索經驗、提供標準。開展以標準化手段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課題研究,開展黨建標準化人才培養,建設黨建信息化平臺,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提供標準化支撐。以推進基層黨建標準化為抓手,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隊伍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把全面從嚴治黨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