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水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月22日,烏魯木齊米東區中泰化學工業園。新疆米東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電石渣制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在運轉,該生產線主要是將固體廢棄物電石渣(即PVC管廢料)直接輸送到水泥熟料生產線,最終制成水泥。
“這是目前西北最大的電石渣制水泥熟料生產線。”新疆米東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說。
每年冬季,新疆自北向南大大小小水泥生產企業均處于“錯峰停窯”期,直到次年三四月份陸續恢復生產。天山股份作為新疆最大的水泥制造企業也不例外。
錯峰生產是新疆化解水泥產能過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2014年至2016年大批水泥企業蜂擁投產,市場遭遇寒冬,新疆水泥行業連續三年虧損。
天山股份副總裁王磊說,錯峰生產為設備檢修和人員培訓提供了充裕的時間,這個時間正好對機器設備進行檢修,爭取來年實現高效運作。
記者從自治區建材行辦了解到,2014年,新疆在全國率先探索水泥錯峰生產,每年壓減水泥產能2500萬噸-3000萬噸,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起國務院在全國推廣錯峰生產。
在水泥行業主管部門的牽頭下,新疆水泥供應企業和需求企業之間開起了供需對接會,實現供需雙方信息交流,實現對需求端的供應滿足。
2016年,天山股份注冊了新疆聚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創西北“互聯網+水泥”的電子商務模式,助力傳統銷售升級。“聚材商城”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一家通過網絡交易銷售水泥的公司,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純粹互聯網+水泥公司。僅2017年通過網商銷售的水泥就達6億元,線上客戶保持月均增速19%。
正是經過工序優化、錯峰生產、減總量、控規模、推動智能化生產等一系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讓這個2015年一度虧損5.25億元的傳統水泥企業,2017年的凈利潤約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約180.6%。
今年,天山股份將繼續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優做強實體經濟,保證好質量,把現有存量做細做精。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