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高污染” 一家安徽水泥企業的超低排放技改實踐
水泥工業是安徽最主要的工業污染物排放源之一,“高污染”的形象一度深入人心。今年一季度,位于安徽北部的天瑞集團蕭縣水泥有限公司展開了一場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實踐,改造后,該企業顆粒物排放含量小于10mg/m3、氮氧化物含量小于50mg/m3、二氧化硫含量小于30mg/m3。連續三個多月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率先達標并持續穩定運行,并于今年6月通過環保驗收。
7月初,走進天瑞集團蕭縣水泥有限公司,一塊電子顯示屏赫然矗立在公司門口,屏上正在滾動刷新企業的實時排放數據。
天瑞集團蕭縣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生介紹,企業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實施,對窯頭、窯尾更換收塵袋,系統密封堵漏降粉塵;采用德國洪堡技術,SNCR脫硝及低氮燃燒器降低氮氧化物;優化配料方案,脫硫新工藝降低二氧化硫。“共投資1791萬元,改造后達到水泥行業超低排放要求。”
水泥工業是安徽最主要的工業污染物排放源之一,根據測算,2018年度安徽省水泥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為1.3萬噸、14.0萬噸,分別占全省主要工業排放總量的10.7%、45.9%。氮氧化物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前體物,對空氣質量產生直接影響。
今年4月1日,安徽省地方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有組織排放的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為10、50、100mg/m3,為目前執行的國家《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特別排放限值的50%、50%、31.2%。
天瑞集團蕭縣水泥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后,顆粒物排放含量小于10mg/m3、氮氧化物含量小于50mg/m3、二氧化硫含量小于30mg/m3。連續三個多月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率先達標并持續穩定運行。“通過環保升級,能夠倒逼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該公司公司總經理陳新生說。
“水泥作為高耗能行業,通過技術升級降低排放,既能為‘藍天保衛戰’貢獻一份力量,又能推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這樣企業的發展也會更有前途。”蕭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勇說。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