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水泥行業整合并購黃金期到來了
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先生近日拜望了并專訪了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先生。注:孔祥忠先生又剛剛被任命為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孔祥忠:中國的水泥行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超級晴雨表,其靈敏度甚至超過鋼鐵。前三年水泥行業的好成績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迅猛增加而產生的。由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展開,水泥每年的產銷率都保持在98%左右,2003年底更一度很夸張地出現過水泥銷售商排隊買水泥的現象。
但是,2004年國家開始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熱,水泥行業的市場需求首當其沖受到直接影響。今年起房產新政不斷加力,對水泥行業而言,來自房地產方面的市場需求也開始偏離了預期的消費規模。
與之相反,最近幾年,水泥產能擴張的速度已明顯快于實際需求的增長。2004年僅新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就有143條,新增熟料生產能力總計為12,995萬噸。2004年第一季度是市場供求力量對比的拐點,自此以后市場供給大幅增加,逐漸超出市場的消化能力,市場競爭也由買方競爭轉向賣方競爭。而水泥供給過剩現象從2004年下半年以來日益突出,水泥企業往往為了多占領一些市場份額都不惜降價拼殺,導致水泥價格一路下跌。全國平均價格從2004年2月份的381元噸降到2005年1月份338元噸,降幅為11%。局部地區降幅更大。
另外一方面,由于煤、電、油、運等基礎產業全面緊張,水泥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大的行業,生產成本明顯上升,2003年成本比2002年增加了22.68%,2004年又上漲到30.23%,大幅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再加上資金鏈的趨緊,水泥行業資金瓶頸凸現;而物流設施薄弱,導致水泥企業難以突破狹小的區域市場。多種不利因素都制約了水泥行業的利潤空間。
進入2005年以來,水泥行業“兩頭受壓”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第一季度是傳統的基建淡季,水泥行業虧損嚴重。從5月起,隨著最佳建筑施工季節的到來,需求拉動給水泥行業注入活力,實現了扭虧為盈。
根據今年宏觀調控“有保有壓”的精神,如果國民經濟按照年初確定的8%目標運行的話,全年全社會投資增幅在17%左右,基本在正常增長區間。我認為全年對水泥的需求將比較平穩,預計全年行業實現利潤不會超過60億元,水泥價格將維持在低位運行。同時,企業的重組和節能改造將成為這個平緩發展期的主旋律。
盡管水泥行業面臨著市場、能源、資金和運輸等制約因素,但換個角度看,這些制約因素也為我國水泥企業提供了一次開拓市場、提升技術和管理創新的動力,更是水泥行業進行結構調整、提高集中度進而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重要契機。
與其它基礎原材料行業不同,歷史上水泥行業的國家投入不多。企業大多是小打小鬧起步,規模小,技術檔次低,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低。據統計,2000年在全國4,957家水泥生產企業中,大中型水泥企業668家,水泥產量在占全國的50%左右。近幾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下,由于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采用,一批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在與小水泥企業的競爭中取得一定優勢。水泥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到2004年,大中型企業發展到1,238家,產量6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5%。行業的企業平均規模也隨之提高到18.5萬噸,但仍遠低于國際水平。目前世界前6大水泥企業已控制除中國之外世界水泥市場的42%份額。而國內的行業老大——海螺水泥在華東市場上的份額僅為25%左右。
由于產業集中度低,目前我國水泥市場仍是以區域市場為主,而且市場上缺乏控制價格、平抑價格的主導企業。降價拼殺成為企業唯一的競爭利器,進而加大了企業的景氣波動。
我個人認為:國內水泥行業要走出低谷必須要經歷一次大規模的整合過程。
今后大企業集團之間將加快對市場的瓜分與競爭。目前以海螺為首的大型水泥企業之間的競爭漸趨白熱化,三獅、華新等水泥集團云集華東,憑借新型干法生產線的規模優勢及所帶來的成本優勢,運用價格戰策略不斷擴大自身的市場占有率,而中小企業生存狀況非常艱難。在產能明顯過剩的環境下,優勢企業祭起價格大旗,從客觀上可以起到淘汰落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對改變我國目前水泥企業數目多、規模小、效率低的產業布局狀況是有好處的。
目前水泥行業約有企業6000多家,我認為,今后經過充分競爭,健康的行業環境下大概會留下500余家勝利者。目前水泥行業所面臨的不利因素將在客觀上成為對水泥企業實力的綜合檢驗,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原則會讓問題較多的企業最終清出市場,進行市場讓渡和資產轉移,而使優質企業勝出,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綜合實力。因此,我預計從今年起,以企業兼并、收購、重組等形式開展的水泥行業的洗牌將會加速。
水泥主要的市場前景也是相當誘人。因此現在外資公司都在加大在中國水泥市場的投資力度。今后的競爭將是全球水泥巨頭都參與的跨國競爭。
另一方面,盡管水泥行業是宏觀調控要控制增長速度的行業。2005年全國擬投產的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將達6000萬噸,從而使水泥熟料總能力將達到3.8億噸。這樣的產能擴張速度雖然低于前兩年,但仍然保持一個較快的增長。
事實上,各種跡象也表明,水泥行業整合并購進入黃金期,請各位關注本網的一系列后續關于水泥行業整合并購的報道。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haojun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