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發布 水泥被列為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
環境保護部近日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14個部門印送了《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綜合名錄),同時向社會全文公開。
根據國務院部署,自200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持續開展綜合名錄編制工作。此次發布的綜合名錄包含兩部分:一是“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簡稱“雙高”產品)名錄,包括885項“雙高”產品;二是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名錄,包括72項設備。其中,“雙高”產品包含50余種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的產品,40多種產生大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產品,200余種涉重金屬污染的產品,570余種高環境風險產品。綜合名錄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這些“雙高”產品,為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學有效的參考。
中國水泥網整理《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年版)》發現,水泥作為“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位列其中,“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成套設備”及“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脫硝成套設備”則作為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在列。另外,作為水泥下游產品的混凝土中,支護混凝土同樣屬于“兩高”產品,但地下礦山濕式噴射混凝土工藝除外。
“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7 年版):
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名錄(2017 年版):
另外,針對下一步綜合名錄工作,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表示,一是進一步積極開展綜合名錄基礎研究工作,不斷擴大綜合名錄的覆蓋范圍,繼續將環境影響大、可能造成嚴重危害的“雙高”產品納入綜合名錄;二是積極推動綜合名錄的應用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將生態環保要求融入到經濟管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研究制定推動綠色發展的環境經濟政策,建立環境成本合理負擔機制,減緩和消除“雙高”產品大量生產、出口、消費形成的環境損害和環境隱患,使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工藝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實的支撐。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