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價750元/噸,煤炭市場的拐點已到?
臨近春節,正值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市場煤價高企,部分區域電煤供應告急。連日來,發改委、鐵總連同各地有關部門密集出臺相關措施,力保電煤供應,包括下發春節期間煤礦不放假、放短假通知,加強調配鐵路運輸等,環渤海港口、海事也齊力搶運電煤,一場保障電煤運輸的戰斗打響。
另據消息,2月5日起國家有關部門正式下發“限價令”,將嚴格限制高于750元/噸動力煤進港。鐵拳一出,高居不下的煤價或有望向合理區間回歸。當前,煤炭市場實際供需情況如何?未來走勢將如何變化?CCTD的最新監測數據及分析如下:
1、需求端:季節性需求超預期增長 天氣因素是主因
自1月份以來,全國多地迎來寒潮降溫天氣,民用電負荷攀升,發電量持續大增。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發電量增長接近21%,扣除春節因素,發電量增長速度在15%左右。
電廠機組高負荷運作,燃煤電廠日耗一再突破新高。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數據顯示,1月截止到20日,重點電廠月內日均耗煤量達到436萬噸/日,較2017年1-2月份日均耗煤量增加87萬噸/日,增幅達25%。1月26日重點電廠耗煤達到485萬噸,創近4年以來新高。
隨著日耗劇增,電廠庫存快速下降,多部門多舉措全力保供電煤,1月份以來重點電廠日均供煤量已突破400萬噸/日,較2017年1-2月份日均供煤量增加72萬噸/日,增幅達21%。
日耗劇增,受限于天氣、運力等因素供煤量不及耗煤量,多地電廠庫存告急,相關部門排查出26個存煤低于7天的電廠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山東、湖南和湖北地區。春節逐步臨近,盡管電廠耗煤需求將有所回落,但電廠庫存偏低,截止1月20日,重點電廠庫存可用天數僅為13天,較往年同期低3-5天。為保障春節期間電力供應,預計各地電廠補庫需求短期內將依然強勁。
2、供應端:節前動力煤供應偏緊 后期進一步放大
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晉陜蒙煤炭主產地區中小煤礦開始陸續放假,據陜西省煤炭生產安監局調度報表數據顯示,截止2月1日,陜西省礦井數量451處,正常生產礦井243處,較上周減少24處,產量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
而氣溫不斷下降、持續雨雪天氣導致鐵路運輸瓶頸問題凸顯,呼鐵局、太原局批車量較2017年12月變化不大,大秦線日均發運量已達130萬噸,處于極限狀態,加上“春運”臨近,將進一步擠壓部分貨運運力,節前港口供煤階段性緊張狀態還將繼續維持。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一是目前國內大型煤炭企業紛紛表示春節期間不會停產,保障市場正常供應,對市場短期供應緊張情況有較大程度的緩解;二是后期鐵路運輸計劃有望進一步增加,鐵總目前已訂購近8000節新車皮,并已有部分車皮上線使用,屆時將對呼鐵局回空車皮被管控問題有所解決,從而增加對港口的煤炭發運量;三是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的初步估算,2018年新增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年,而近2年新投產的煤礦也將處于內生性增產階段,自身產量也將進一步提高。因此節后,煤炭供應有望進一步擴大。
3、中轉地:錨地船舶數量維持高位 現貨庫存處于低位
根據CCTD監測的北方四港(秦皇島港、黃驊港、曹妃甸港、國投京唐港以及京唐老港)煤炭調入量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北方港口煤炭調入處于相對較高水平,2月4日,四港煤炭調入量高達145萬噸,高于3年同期水平。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門聯合鐵總保證下水煤供應安全的措施得以實施。
受南方遭遇持續低溫天氣影響,下游電廠耗煤持續高位,加之進口煤通關受到一定的限制,南方電廠北上拉煤需求增加。根據CCTD監測的北方四港煤炭調出量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北方港口煤炭調入處于相對較高水平,2月4日,四港煤炭調入量高達149萬噸;錨地船舶數高達218艘,為近年來較高水平。
根據北方港口調入、調出以及錨地船舶數據可以看出,近期,北方港口煤炭供需雙旺,尤其是需求增量明顯,導致港口庫存相對不高,但是出于相對安全水平,尤其是秦皇島港,這與保供應的政策密不可分。2月4日,北方四港庫存1365萬噸。
4、進口端:煤炭進口量持續加大 限制措施不再執行
為保障能源供應,解決燃煤之急,相關主管部門主動取消進口煤限制措施,華東部分港口取消進口煤限制。進口煤通關時間較前期有所加快,也促進了終端用戶的進口煤需求。
12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環比因此增加。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我國完成煤炭(含褐煤)進口2274萬噸,同比減少410萬噸,下降15.28%,降幅較11月份有所收窄;環比增加69萬噸,增長3.13%。進口煤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耗煤的重要來源,且國內多數終端用戶仍采購一部分進口煤炭作為補充,現階段對于我國煤炭市場的作用仍不容忽視。預計2018年1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環比繼續增加,約2500-2800萬噸左右。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