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水泥超低排放杭州開花湖州結果!
近日,《浙江新聞》報道了省內首個水泥深度脫硝示范減排工程運行成功的消息。作為水泥深度脫硝示范減排工程,位于煤山鎮的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優化升級示范基地在日前正式完成相關數據監測,成為浙江省首條氮氧化物排放穩定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報道稱,通過精準SNCR和大濕法脫硝脫硫,氮氧化物已經達到了10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控制在5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粉塵排放達到了5毫克(每立方米)以下。可喜可賀!不過,新聞撰寫人很謙虛,沿用了該企業負責人的口氣,將此工程僅稱為深度脫硝示范減排工程,而將一墻之隔的老廠區5000噸生產線,正在行業內首次嘗試中低溫SCR脫硝工程建設,預計氮氧化物可以降到50毫克/立方米。到此時,才認為實現從深度脫硝到超低排放的技術迭代。在業內應該說,普遍認同當氮氧化物達到100毫克(每立方米)時,可稱得上超低排放了,也有部分人士認為達到150毫克(每立方米)時即可了。
現在,有好幾個水泥大省已經從地方標準著手,制定了本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依據標準,出臺了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要說是哪個地方最先對水泥行業提出(超低排放)標準呢?那是浙江省杭州市。
8年前的2012年3月,在由《中國水泥網》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水泥脫硝研討會”上,杭州市環保局污控處主任與會,并就浙江省杭州市制訂了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標準規定為150毫克/標準立方米的過程與實施步驟做了題為《水泥脫硝技術及杭州政策激勵》的主題報告。當時(杭州市)《水泥熟料脫硝工程實施計劃》已下發至相關水泥企業,并均明確告知改造期限。該實施計劃明確規定杭州市從2011年開始,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4家(含南方水泥1家),用近3年時間,在2013年底前完成脫硝工程。此時,還在執行的國家水泥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是800毫克(每立方米)。可想而之,150毫克對行業震動要多大有多大,至于受到來自企業阻力更不用多說了。當然也還有所要采用SCR技術尚不成熟的因素影響。超低排放之花首開在杭州,可惜好景不長,凋謝了。
《環境保護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當企業有了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責任意識,積極投入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的行動中去時,形勢就大不一樣了。湖州槐坎南方水泥就是一例。在2012年時,SNCR脫硝技術也已成熟,有不少境外應用實例。這次槐坎南方氮氧化物達到了10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所采用的主流處理技術就是SNCR。只不過以前是相對粗放,達到現行國家氮氧化物400毫克(每立方米)排放標準是可行的。而現在是相當精準,使脫硝效率又上了一個臺階。當然,要達到控制精準也是需要下大工夫的、花本錢的。在5000噸生產線上將是業內首次嘗試中低溫SCR脫硝,使脫硝效率再上一個臺階。可謂超低排放在湖州南方水泥不僅已經結果,還要進一步達到碩果累累。因此,本文標題戲稱,杭州開花湖州結果!
《環境保護法》明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采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
對于已經出臺并有實施方案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地方標準的水泥大省,《中國環境報》曾譽為“河北‘真金白銀’支持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對于尚未出臺地方標準的水泥大省,是不是理應給更多的“真金白銀”支持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讓水泥企業正在盛開超低排放之花不斷結出碩果。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