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新時代 中國水泥正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縱觀中國建筑膠凝材料的發展史,曾有過輝煌的成就,以石灰摻有機物的膠凝材料與西方相比更顯略高一籌。近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建筑膠凝材料發展停滯不前,而西方發明了水泥。
從1887年中國最早中外合資歷澳門青洲英坭廠建立,到1889年中國第一座民族水泥企業唐山細綿土廠誕生,到今天長達近130年中國水泥的發展史,記錄了中國水泥從無到有,由弱變大變強的歷程,記錄了水泥被稱為“洋灰”的引進到消化吸收創新走出去的翻身歷程。見證了中國從封建社會淪為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辛酸苦難,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斗,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見證了改革開放巨大成就。
現在,正在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國水泥發展史》由原國家建材局局長王燕謀主編,第1版出版于2005年。從2005年到2015年11年期間,中國水泥產量從`年產10.6億噸增加到2014年24.8億噸頂峰。這11年中國水泥行業發生了巨變。水泥產量高速增長后出現拐點,生產技術實現了由落后向先進技術的全面跨越,一大批現代化大型企業興起,使行業面貌煥然一新,行業發展已經進入綠色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新時代。
縱觀這十幾年中國水泥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這些恰恰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之后發展的真實寫照。進入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各行各業都呈現井噴式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飛速發展,投資增速舉世矚目。
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的大跨步對當時還相對落后的水泥行業提出了要求,以立窯為主的生產方式顯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此外,新型干法技術經過長年的發展、進步,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推進,使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有了投資的實力。在這些利好因素的驅使下,我國水泥行業飛速發展。
2003年水泥投資增速達到101.2%,形成了水泥發展史上的一個極值。第二個投資增速極值在2009,當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30.0%,水泥投資增速為61.8%。直到2011年水泥投資增速才降至負值,但投資規模依然很大。截至2015年我國新型干法熟料產能為17.99億噸,其中,2003-2014年新增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占到了91%。
在技術進步方面。2000年我國水泥產量已經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但新型干法水泥卻只占9.4%。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下,我國從2003年進入新型干法水泥建設的高潮期。到2015年,我國立窯等落后產能進一步淘汰,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例提升到98.4%。彈指一揮間,我國水泥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華麗轉身。
在我國水泥實現了質的飛躍后,海外市場成為各家水泥集團的新目標。特別是“走出去”、“一帶一路”等戰略指導方針政策的出臺,國際產能合作被列入行業發展計劃。據中國水泥研究院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水泥企業的足跡已經遍布“一帶一路”沿線近30個國家,國內水泥裝備企業更進入了近百個海外市場?!白叱鋈ァ苯o企業自身帶來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經濟技術的發展,實現了與當地社會合作共贏。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時刻,記錄中國水泥發展歷程的《中國水泥發展史》(第2版)出版發行是水泥界一件大事,給廣大水泥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中國水泥發展史》是一本讓水泥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好教材。
王燕謀一生為中國水泥發展嘔心瀝血,為中國新型干法水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贏得了中國水泥界乃至世界水泥界的尊敬。王燕謀以對水泥極為深厚及豐富的感情,主編完成《中國水泥發展史》(第2版)。真如王燕謀在第2版序言中所寫,及時記載這些歷程是十分必要的,也為眾望所歸。
當前,我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正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前進。水泥作為不可或缺基礎建材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水泥同樣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要為之而努力奮斗。
《中國水泥網》肩負水泥媒體宣傳責任,下一步將擬以“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時代”、“ 改革開放”、“一帶一路”、“技術革新”、“黨的領導”為主題,分章節對中國水泥行業近些年的奮斗歷史進行闡述。把老前輩對水泥發展深厚感情傳承下去,把前輩發展水泥的艱辛努力精神發揚光大,激發新一代水泥工作者的干勁,為中國水泥這一建筑用膠凝材料--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大宗產品在世界上的再次輝煌而努力!
編輯:楊家琛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