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陜西寶雞: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寶雞市人民政府 · 2018-01-22 11:33 留言

  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寶政辦發〔2017〕9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為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17〕15號),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我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按照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要求,加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業態創新,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大力推動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激發市場活力,提高技術水平和工程質量,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以上,2025年達到30%以上。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建立健全,形成一批設計、施工、部品部件規模化生產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能力素質大幅提高,工程管理制度健全規范,建筑方式有效轉變。

  2.具體目標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底,為試點示范期。以市內金、渭、陳三區、高新區、蟠龍新區、各縣城中心城區及工業園區作為重點推進區域。充分發揮政府性項目的推廣、應用、示范作用,2018年1月起,一是立項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移民搬遷項目和財政資金、國有企業全額投資的房建工程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比例不低于60%。二是重點推進區域每宗招拍掛土地中不少于10%的土地實施裝配式建筑。三是推進建筑全裝修。四是初步形成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質量監管體系。

  2019年1月—2020年12月底,為推廣應用期。重點推進區域每宗招拍掛土地中實施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在2018年不少于10%的基礎上,以后年度每年增長不低于3個百分點。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移民搬遷項目和財政資金、國有企業全額投資的房建工程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以上。裝配式建筑的市場環境逐步成熟,體系逐步完善。

  2021年1月起,為全面實施期。裝配式建筑為主要建造方式,基本形成符合我市發展特點、較為完善的裝配式建筑科技支撐體系、產業配套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培訓推廣體系,現代建筑產業在全市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到2025年達到30%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組織開展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

  1.預制裝配式成套技術工程示范。以中高層建筑和農村居住建筑、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為重點,率先在保障性住房項目和財政資金、國有企業全額投資的房建工程及市政基礎設施等項目中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進行設計和建設,推廣先進的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節點連接設計、構造設計等技術,推動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生產、施工的一體化、產業化發展。到2020年,裝配式公共建筑、商品住宅試點示范規模達到20萬平方米;裝配式農房示范規模達到2萬平方米。(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國土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別負責)

  2.裝配式建筑城市示范。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城市,推動建筑預制部品的多元化和產業的分工協調、專業化發展,項目的規模化建設,推廣產業化的技術體系,探索形成和培育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政策機制。(市規劃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工信局配合)

  (二)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

  1.分類指導推動。市內金、渭、陳三區,高新區、蟠龍新區、各縣縣城中心城區及工業園區作為重點推進區域;農村地區作為鼓勵推動區域。(市規劃局、市工信局、市國土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別負責)

  2.明確建設進度。加強土地、技術、產業、資金、物流等要素保障,提高實物工作量。劃定裝配式建筑實施區域;2018年1月起,每宗招拍掛土地中不少于10%的土地實施裝配式建筑,以后年度每年增長不低于3個百分點;立項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移民搬遷項目和財政資金、國有企業全額投資的房建工程裝配式建造方式不少于60%,2019年1月起全部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積極推動裝配式農房建設,新農村集中連片建筑項目應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各縣區人政府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健全完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

  加快現有國家和地方標準、規范和圖集的梳理并做好宣貫工作。支持企業編制部品部件等企業標準,鼓勵社會組織編制團體標準。(市規劃局負責)

  (四)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

  1.推行裝配式建筑一體化集成設計。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深度的審查和管理,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廣通用化、模數化、標準化設計,積極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提高各專業協同設計能力。(市規劃局、市住建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2.提升裝配施工水平。引導企業創新施工組織方式,加快發展施工安裝成套技術、安裝防護技術、施工質量檢驗技術。推廣結構工程與分部分項工程的協同施工,發展一批具有較高裝配施工技術水平的骨干企業,實現技術工藝和組織管理的轉變。中高層裝配式建筑項目,主體結構可分段驗收。(市規劃局、市住建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3.推行工程總承包。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可按照技術復雜類工程項目招投標,可以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進行招標。加快健全完善與裝配式建筑工程總承包相適應的發包承包、施工許可、分包管理、工程造價、質量安全監管、竣工驗收等制度,實現工程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及采購的統一管理和深度融合。支持大型設計、施工和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向具有工程管理、設計、施工、生產、采購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型。(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住建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4.推進建筑全裝修。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的裝修模式,促進整體廚衛、輕質隔墻等材料、產品和設備管線集成化技術的應用,提高裝配化裝修水平。倡導菜單式全裝修。2018年起,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應與主體結構、機電設備協同施工。(市規劃局牽頭,市工信局配合)

  5.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綠色建造技術水平。推廣應用高性能節能門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新型墻體材料;鼓勵裝飾與保溫隔熱材料一體化應用。依法強制淘汰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質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確保安全、綠色、環保。(市規劃局牽頭,市工信局配合)

  6.實行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制。健全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生產企業對部品部件質量負責,施工企業要加強部品部件的進場驗收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和檢驗檢測。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全過程質量追溯制度,加大抽查抽測力度,嚴肅查處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適性等要求,保障和提高裝配式建筑的工程質量。(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別負責)

  (五)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

  1.發展裝配式建筑部品構件。推動建筑部品部件的多元化和產業的分工協調、專業化發展。支持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完善產品品種和規格,不斷提高標準化、通用化部品部件的適用性和規模化、信息化生產水平。加強部品部件生產與建筑設計、工程建造等上下游互動。到2020年,區域產業規模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市工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局配合)

  2.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加快推進新型建材產業與裝配式建筑協同發展。著眼于培育區域技術優勢和產業競爭力,提高產業聚集度,發展技術先進、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到2020年,形成3-5個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集群,發展建設1-2個國家級、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市工信局牽頭,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局配合)

  3.建立完善裝配式建筑產業體系。主動與中省裝配式建筑產業戰略布局相銜接,構建產業鏈完善、專業細化、分工協調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體系。積極發展與裝配式施工相適應的生產裝備、施工設備、機具,以及裝配式建筑配套門窗、集成廚衛等產品。鼓勵企業和相關機構開展裝配式建筑咨詢服務。(市工信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配合)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明確裝配式建筑各層次、各類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培育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隊伍,加快培育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技術團隊,提高與裝配式建筑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科研創新能力。鼓勵相關院校增設相關課程,加快培育發展裝配式建筑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政策措施

  (一)產業政策。支持大型建筑業企業向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方向發展;支持建筑裝備制造和建材產品生產企業加快實施技改升級;鼓勵水泥、商品混凝土、墻材、鋼材及鋼結構等生產企業向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延伸或轉型,實現裝配式建筑各生產要素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市工信局牽頭,市發改委配合)

  (二)財政政策。落實省上對于新創辦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的財政扶持政策,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補助獎勵資金,我市具體扶持辦法市財政局會同市規劃局根據我市技術與產業發展情況,另行制定。對采取裝配式建筑技術的項目,給予容積率獎勵,具體獎勵辦法由市規劃局出臺。(市財政局,市規劃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土地政策。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筑項目和產業土地供應,對以出讓方式供地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可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期限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執行。提高裝配式建筑供地效率,鼓勵裝配式建筑項目利用存量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市國土局負責)

  (四)金融政策。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裝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在不超過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的前提下,單筆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市住建局負責)

  (五)稅費政策。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適用15%。符合新型墻體材料目錄的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可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符合條件的裝配式建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研究開發費用,可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企業的質量保修金按照以合同總價扣除預制構件總價作為基數乘以2%費率計取繳納;勞保統籌費,對參建各方分別予以返還;建設單位繳納的住宅物業保修金以物業建筑安裝總造價扣除預制構件總價作為基數乘以2%費率計取。(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科技局、市規劃局、市住建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六)科技政策。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支持生產、施工等裝配式建筑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建立裝配式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通過重大專項、科技計劃等,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從事裝配式建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科研人員以合理方式參與企業研發、生產、經營及利益分配。按照創新鏈、產業鏈要求加強統籌和計劃,加快裝配式建筑的工程技術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七)激勵政策。將裝配式建筑項目列為設計、施工和監理等企業誠信評價的重要內容并明確分值,將信用評價結果與招投標、評獎評先、工程擔保等掛鉤,給予優良企業優先承擔工程項目創優評獎等支持。重污染天氣II級、I級應急響應措施發布時,裝配式建筑施工安裝環節可不停工,但不得從事土石方挖掘、石材切割、渣土運輸、噴涂粉刷等室外作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在職能范圍內,對運輸預制混凝土及鋼部件等超大、超寬部品部件的運輸車輛,在物流運輸、交通通暢方面予以支持。(市規劃局、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四、組織協調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領導小組,協調解決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大問題,協同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建設、技術創新等重大事項。

  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地稅局、市國稅局、市金融辦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規劃局,市規劃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長任辦公室副主任。

  各縣(區)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機構和制度。

  2.健全責任機制。將發展裝配式建筑列入市政府工作考核體系,開展專項督查,定期通報考核結果。縣區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研究提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建立領導包抓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工作機制,提高規劃、組織和協調的工作效能,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市級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加大指導、協調和支持力度,全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及工程項目建設。

  3.做好宣傳引導。廣泛宣傳裝配式建筑基本知識及其在提高工程質量、提升建筑品質性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社會公眾對裝配式建筑的認知度,營造各方共同關注、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良好氛圍,使發展裝配式建筑成為社會和企業的自覺行動。

  各縣(區)政府、各管委會是落實本行政區域裝配式建筑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充分認識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要意義,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積極推進。重點推進區域、積極推進區域,每年12月5日前將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工作、措施及成效等情況,書面報市政府并抄送市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2月12日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22:16: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兴宁市| 辽宁省| 峡江县| 革吉县| 京山县| 临清市| 聊城市| 新巴尔虎左旗| 灵川县| 邵阳县| 察隅县| 公安县| 腾冲县| 高平市| 靖远县| 卓资县| 哈密市| 策勒县| 樟树市| 桓仁| 福贡县| 奉节县| 凤阳县| 香港 | 宁城县| 乌拉特中旗| 阿鲁科尔沁旗| 于田县| 华安县| 灵寿县| 会泽县| 荥阳市| 延庆县| 资源县| 澎湖县| 德庆县| 临猗县| 灵川县| 澄城县|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