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謀劃年度重大項目投資 產業基建成“火車頭”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各地地方發改委工作會議陸續召開,謀劃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浮出水面。
如陜西初步考慮2018年安排省級重點項目600個,年度投資5000億元,河北省將強力實施重點項目“438”工程,全年完成投資8000億元。
上述投資主要涉及地方新興戰略產業、鐵路機場等基建工程以及民生和生態環保。
1月10日,中國社科院工業所產業布局室副主任葉振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2018年的投資資金額度仍很大,這一過程中,需要加強風險防范。
2017年12月18日-20日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
地方部署全年投資安排
據了解,目前各地公布的2018年重大項目投資規模仍然可觀。
1月8日,湖南召開全省發改委工作會議,提出2018年支持192個重點項目建設。根據湖南省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征求意見稿),這192個項目,總投資逾1.2萬億元,其中今年計劃投資1960.47億元。
從分類看,現代產業項目有104個,包括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55個,比如郴州北湖機場、湘西機場計劃今年開工。另有生態環保項目11個,社會民生項目22個。
據地方發改委官網,陜西、河北、安徽、四川等地相繼在2017年12月底召開了全省發改委工作會議,部署全年投資安排。
其中,陜西省初步考慮2018年安排省級重點項目600個,年度投資5000億元,安排新開工項目100個。河北提出將強力實施重點項目“438”工程,省重點項目安排400項左右,市級抓好3000項左右,2018年全年完成投資8000億元。
四川省推出的 《2018年全省重點項目名單》 共涉及4個類別的700個項目,總投資額為41533.9億元, 2018年預計投資5717.2億元。其中,254個為基礎設施項目、343個為產業項目、62個為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41個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
安徽省2018年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600個以上,竣工600個以上。據悉,安徽今年有科技項目,也有不少基建項目,比如池州到黃山的高鐵爭取動工,南昌到景德鎮、黃山的鐵路要今年動工。推動蕪宣機場全面開工建設。爭取合肥軌道交通第三輪建設計劃、淮南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國家批復。
可以看到,產業和基礎設施在各地的投資中占較大比重 。對于這些投資的意義,各省均有“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的類似表述。
對此,葉振宇認為,地方加大投資,確有培育新興產業、促地方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對于產業的培育,他建議要關注長遠的發展,而不是短平快的領域,“因為短平快的投資難持續”。
1月10日,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潔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投資需求大,需要分清輕重緩急,優先投資急需的公共領域項目。
撬動民間投資
盡管各地制定的2018年投資目標很高,但實際落地仍面臨考驗,尤其如何確保資金到位。
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各地投資應要量入為出,有的三線城市也要建設地鐵,難度非常大。未來如果財政和貨幣政策稍微收緊,投資就很難落地。 過去那種大規模借債發債是不可持續的,而且現在中央的思路傳達的非常明確了。”
2017年12月18日-20日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會議還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強化創新驅動,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
按照慣例,新一年的廣義貨幣(M2)和投資計劃將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發布。有機構預計新一年 M2增速目標可能降低到9%左右,低于2017年的12%。
有分析師認為,產業發展應該以企業投資為主。“企業投資是理性行為,未來會產生效益,它才會去投資。這是可以鼓勵的投資。”
對于新興產業項目的投資,葉振宇建議,政府應更注重創新性科研成果的孵化,和對產業化工程化載體的打造。“如果很多好的成果能夠轉化出來產業化,接下來就可以交給市場去做。”
孫潔認為,當前政府投資要么使用預算內資金,或者是發債,但債務融資可能會受到嚴格約束,更好的渠道是PPP模式。
PPP模式實施,核心是要激發社會資本的投資活力。“通過社會資本方的管理來實現項目的合理收益,提高項目的使用價值,就會促進投資的快速增長,同時也減輕了政府付費和債務風險。”孫潔說。
編輯:吳戈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