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年混凝土行業十大熱詞
風起云涌,瞬息萬變,轉眼2017已經成為過去,回顧2017年,哪些新聞事件是最受大家關注?哪些關鍵詞是2017年混凝土行業熱詞呢?小編根據本網新聞和微信公眾號閱讀量排行總結了以下行業十大熱詞:
1、漲價
要說2017行業最火熱的詞,“漲價”首當其沖,水泥漲、砂石漲、煤炭漲、鋼筋漲、運費漲……所有原材料都在漲價,并且是持續性漲價,尤其是水泥,連續漲價通知不斷刷新大家的認知,漲一次加價50,再漲一次加價100,蘇北及河南部分地區水泥價格更是沖破600元/噸大關。
原材料漲價,倒逼混凝土價格也隨之上漲,雖然漲價不是混凝土企業本意,但從正面分析,市場的倒逼使混凝土企業的議價地位有所提高,價格也能有效提升。2017年全年混凝土市場均價(C30)累計上漲超過80元/立方米,年末均價達到385元/立方米的高位,環比漲幅達到26.4%。
2、環保
2017年最讓企業頭疼的詞,莫過于“環保”了,2017環保力度之大,幾乎所有混凝土企業都是感同身受,“一刀切”式停產也讓社會各界頗有微詞。
“環保”是“漲價”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多個地區出現了有價無貨,拿錢也買不到原材料的情況,尤其是砂石最為明顯,南京混凝土協會2017年5月曾發文表示,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陷入“斷糧”困境,已經發展到現金采購都無法買到砂石,預付幾百萬到上游的石料開采企業半個月都排不上船的情況時有發生等,南京市90%以上混凝土企業都不能按時保量完成混凝土供應任務,如果這樣的形勢再發展下去,整個南京的建設工程將被迫停工,后果不堪設想。
環保停產、限產讓很多企業陷入困境,也讓部分有實力的企業迅速發展,一些環保措施完善、綠色達標生產的企業產品供不應求,這也印證了企業轉型升級、綠色提升的重要程度,相信企業都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3、反壟斷
與混凝土企業被迫漲價不同,水泥企業的漲價可謂是非常強勢,調價函一封接一封,步調、時間、價格、甚至發文措辭基本一致。讓混凝土企業非常被動,對此,多地混凝土企業開始反擊。
2017年7月,西安市22家預拌混凝土企業聯名發起公開信,信件以22家當地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名義向西安市副市長聶仲秋提出請求,希望對水泥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西安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分會委托重慶儒泰律師事務所向陜西省水泥協會發律師函,表示陜西省水泥協會步調一致的統一漲價的做法已經違反了《合同法》,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成都更被爆出四川水泥協會成都執行小組指導下,水泥集團逼迫經銷商漲價函的事件,函中更指名道姓對不接受漲價的混凝土企業停供,哪個經銷商敢供料,就罰誰!
2017年12月,武漢混凝土協會向市發改委、經信委、城建委發出《關于請求政府干預水泥等建材價格暴漲亂象的緊急報告》。報告表示,上游的水泥生產企業及供應商借機夸大環保整治及錯峰停窯的影響,僅11月有一個月內多次、無序,隨意漲價,人為制造水泥供應緊張局面,涉嫌哄抬物價,牟取暴利。
是反擊亦是混凝土企業的無奈之舉,面對強勢的上游水泥等原材料供應商和下游建筑企業,混凝土企業一直是夾縫中求生存,只有進一步提升企業自身實力和加強行業自律,才能進一步擁有市場話語權。
4、供給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化解產能過剩,轉換發展動能、形成增長新動力的出路。為更好地推進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去產能、補短板、調結構、穩增長、增效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與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2017年聯合組織制定了《推進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與組織實施意見》(簡稱《意見》)。該《意見》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意見》提出打好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三個攻堅戰”的指導與組織實施意見,作為當前和整個“十三五”期間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改革和發展的攻堅點加以推進。即:打好以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功能性能為目標的創新驅動攻堅戰,推動行業向中高端發展轉變;打好創新提升標準引領,行業去產能補短板,調整結構的攻堅戰,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打好兼并重組和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攻堅戰,發揮領軍企業的帶頭作用,全面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5、十強
在2017年11月11日召開的2017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上,舉行了2016年度全國預制混凝土樁、預拌混凝土、PCCP、預制混凝土構件十強企業授牌儀式。這四個子行業十強名單的發布,備受行業內外關注。
尤其是預制混凝土樁行業,2016年預制混凝土樁全年產量3.83億米,年同比增長29.4%。產量達到近幾年最高值,比2013年峰值還要高出15.6%,行業回暖跡象顯著。經歷了前幾年的“低谷”發展,2017年預制混凝土樁(尤其是管樁)行業迎來了一輪產銷兩旺的行情,全行業生產量有可能再創歷史新高,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1-9月,全行業在產企業約400余家,預制混凝土樁產量約2.4億米左右。
同時,每年一屆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吸引了超過1000名業內人士相聚津門,共襄盛舉。大會同期配套多個活動,以“迎接偉大復興新時代,決勝優化升級新發展”為主題,緊跟十九大步伐,眾多行業相關領域專家齊聚一堂,站在新的時代起點共謀行業優化升級之路。
6、海螺來襲
2017年7月1日,國內水泥巨頭海螺集團在官網發布了集團正式進軍商品混凝土產業的消息。海螺第一批商混項目都位于西南地區,分別是貴州遵義、四川巴中和四川廣元,且合作方都為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用政府背景的融資平臺。
原本水泥企業進軍商混在前幾年已不是什么大新聞,但海螺在謹慎考慮了這么久,選擇了在2017年出手,實在是吸引眼球。在前幾年進軍商混的水泥企業大多已經不再繼續擴張地盤時,海螺的出手是否意味著商混業的低谷即將過去?從國外各大水泥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進入商混是進入一定發展階段后的必然選擇,海螺此次的選擇其實并不意外。海螺集團總經濟師丁鋒也表示,商混是海螺集團延伸產業鏈,開展跨界經營的重點突破方向之一,是海螺集團實現“一強三冠”和“十三五”目標的重要舉措。
7、港珠澳大橋
繼2016年9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的橋梁工程全線貫通后,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再迎重要時刻: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段的連接工作順利完成,此舉意味著這個被稱為超級工程的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全面實現貫通。
這個超級工程吸引著大家的眼球,但是2017年港珠澳大橋香港段混凝土測試涉嫌造假事件讓人大跌眼鏡,5月23日,香港廉政公署發布新聞稿,證實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一家承判商涉嫌貪污,并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虛假混凝土壓力測試報告。香港廉政公署對21名涉案人員進行拘捕調查。好在隨后公布的檢測結果雖然有異常樣本,但最終質量達標,符合要求,不影響大橋質量。
8、取消32.5水泥
9月25日,工信部在官網公布了《通用硅酸鹽水泥》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單報批公示。其中,以第3號修改單的形式取消32.5R強度等級的復合硅酸鹽水泥(PC32.5R),暫不取消礦渣、粉煤灰、火山灰32.5等級水泥。
取消低標號水泥呼聲大多來自水泥企業,反對聲大多是混凝土企業,但工信部上述文件的發布,意味著32.5等級水泥很可能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將對未來水泥和混凝土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9、副中心
河北雄安新區(別稱首都副中心)橫空出世,頓時引來空前關注,可謂是刷爆朋友圈。消息發布后,多個雄安概念股連續一字漲停,金隅股份、韓建河山、青龍管業、冀東水泥、北新建材等股表現搶眼。混凝土行業,隨之最受關注的,是裝配式建筑產業,因為,未來雄安新區百分之八九十都將是裝配式建筑。
而同樣讓裝配式建筑受關注的,還有北京城市副中心。尤其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更是時間緊,任務重,北京市可謂是盡遣主力,集合了全北京甚至是全國一流的企業來參建,并且要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80%以上。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市級行政辦公區A2、B3、B4項目裝配式預制混凝土外墻掛板的深化設計與生產由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與北京榆構有限公司負責,裝配式清水混凝土外墻掛板、大理石飾面預制混凝土復合保溫外墻掛板的成功安裝,更是為建筑“增光添彩”,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眼球。
10、協會標準
2017年7月,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組織制定的《預制混凝土箱涵工藝技術規程》和《混凝土用氧化鎂膨脹劑》兩項協會標準,通過審定并發布批準公告,標準號分別為CBMF 18-2017和CBMF 19-2017,于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自2012年制定首個協會標準《結構混凝土性能技術規范》以來,一直在協會標準制定及推廣應用的道路上探索前進。2016年,經研究,協會決定將所立項的4項協會標準統一納入中國建筑材料協會標準體系,標準制定完成后,由聯合會與協會聯合發布。2017年,協會又組織立項14項協會標準,協會標準工作進展迅速。
這十大熱詞,也是您所關注的嗎?如果您認為還有其它更重要的熱詞,請您留言。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