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團: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提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2015年底海螺集團開始對口扶貧利辛縣江老家村,2017年5月又新增霍邱縣元圩村為對口扶貧對象。海螺集團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攥在手里,用真心,動真情,從“輸血”到“造血”,傾心幫扶定點扶貧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海螺集團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829萬元,新修、擴建水泥道路7.8公里,建成三座187.2千瓦的光伏電站。514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脫貧人口1027人,江老家村、元圩村2017年分別實現集體收入56.29萬、7.5萬,貧困率分別下降至0.76%、0.62%,雙雙實現村出列的目標。
集團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成立了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同志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先后派遣6名政治過硬、作風扎實、業務能力強的中層骨干管理人員駐村幫扶。集團黨委班子先后十余次深入扶貧點實地了解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
海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高登榜多次赴江老家村、元圩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準確號脈:摸清貧困真因
江老家村地處利辛縣東北部,有1752戶7332人,人均耕地不足1.3畝,貧困人口發生率12.68%,是利辛縣貧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為摸清扶貧工作底數,扶貧工作隊逐門逐戶對貧困農戶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摸底,對貧困戶人口基本信息進行歸檔整理。每到一戶,都耐心地與貧困戶交心談心,詢問家庭情況,了解吃穿住行各方面的困難,深挖致貧根源,摸清貧困底數。
“我們利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進行走訪,為村里472戶、921名貧困人口建立和完善了建檔立卡,做到了貧困數據清、貧困底子明。”江老家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世忠介紹說。“通過走訪,拉近了我們和貧困戶之間的距離,相互有了信任,對后期扶貧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自2017年5月底駐村之日起,元圩村扶貧工作隊便在村兩委干部配合下,對照前期貧困戶建檔立卡資料走訪了所有貧困戶和前期已脫貧戶,掌握第一手貧困人口資料,為精準扶貧、一戶一策提供有效依據。
全面輸血:改善貧困面貌
幼有所教。集團先后投入48萬元用于江老家村小學硬件改造,進行全面翻新,涉及道路及操場硬化、自行車棚制作、圍墻粉刷等工作,為學生購置校服、學習用具,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加強貧困學生摸底調研,建立貧困學生信息庫,及時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申請教育扶貧資金。3月底,工作隊還對特別困難的學生家庭,發放了助學慰問金和書籍。
海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高登榜多次赴江老家村、元圩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元圩小學開學伊始,駐村第一書記李玉忠主動到學校申請,承擔起小學書法美術課程,希望能夠彌補村小學書法美術等專業師資不足的狀況。為講好課,他放棄休息時間,認真備課,自費購置《中國書法基礎篇》《毛筆字書法楷書》等教學資料以及學生所用的毛筆、紙張,利用午間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為孩子們講授美術書法知識,孩子們從最初如何執筆到臨摹碑帖書寫流暢,都凝聚了他辛勤付出的汗水。
指導學生練習書法
老有所養。江老家村敬老院現有住戶50多人,由于每年投入經費有限,廚房設備不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生活設施條件較為簡陋。得知情況后,集團先后向敬老院捐助了健身器材、廚房設備,加裝了洗澡間隔斷,鋪設了防滑毯。鄰近的亳州海螺公司多次組織員工開展敬老院義務勞動和送溫暖送關懷活動。2017年12月集團還為敬老院捐贈了30臺空調,改善了敬老院老人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節日期間,為敬老院老人送去慰問品
“海螺對俺們五保戶真的很關心,扶貧隊來了之后,敬老院變化很大,我們條件改善了很多,春節和中秋還給我們發慰問品,鄰村的老兄弟好羨慕我們。”“最近,我們房間里還安裝了海螺送來的空調,冬天不會冷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海螺集團。”住在敬老院的村集中供養五保戶紀保學打開話匣子說。
病有所醫。江老家村衛生室現有醫療設施條件較為簡陋,只有3張簡單的醫用床,為改善村衛生室醫療設施條件,集團捐資1.8萬元,為村衛生室購置了多功能護理醫療床、理療儀、霧化器、多功能按摩床、不銹鋼輸液椅等醫療設施,改善了村衛生室醫療就診條件。
精準造血:激發致富內生動力
修通致富路。江老家村中心村到縣道的主干道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困難,但由于當地財政困難一直未能解決。集團捐資260萬元對該道路進行改造,工程于2017年8月中旬開工,11月底竣工,路面由原有的3.5米寬路面拓寬至5米,道路等級也進行了提升,有力改善了江老家村物資進出和村民通行條件,被村民稱為是海螺在當地的“民心路”。
元圩村幫扶隊入駐伊始,集團公司便計劃投資211萬元新建、擴建長3.8公里,寬5米的海螺大道。工程于11月30日完工,現村組路網已全面貫通,為元圩村年度脫貧攻堅基礎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確保施工質量,集團先后派出多批次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江老家村、元圩村道路修建工程。元圩村扶貧專干方新國在海螺大道建設過程中,堅持每日現場查看,跟蹤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對隱蔽工程拍照留存,督促施工單位保質保量按時推進施工進度。“路修不僅要修好,更要保質保量的修好,修好了,民心就有了,扶貧就更有希望了。”方新國說。
已竣工的江老家主干道改造工程
實施光伏扶貧。通過建設光伏發電站,可實現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穩定增收的扶貧效果,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效益。江老家村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的貧困戶較多,針對這一群體,集團采取是的扶貧措施就是光伏扶貧。2016年以來,集團公司先后捐助70萬元光伏發電建設項目資金,駐村工作隊積極協助落實相關金融政策,政府幫扶,申請光伏扶貧小額虛擬貸款,幫助江老家村建起三座187.2千瓦的光伏電站。目前已全部并網發電,每年將增加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收益約70多萬元。
海螺集團公司捐贈光伏扶貧項目資金
元圩村也計劃投資建設2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取得六安市發改委備案表,工作隊正在積極協調政府部門完成項目選址、供電上網等其它手續辦理。
支持農戶自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隊結合貧困戶自身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爭取資源,支持他們自我發展、自我脫貧。
江興杰原是江老家村種植蔬菜的能人,前些年因體弱多病家庭一直很困難,現病情已經大為好轉,扶貧工作隊動員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并為他爭取了金融扶貧貸款30多萬元。江興杰通過流轉用工,承包了180多畝土地用于種植蔬菜瓜果等。目前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50多畝,聘請了2名農業技術人員和5名貧困戶人員作為工人,每畝土地產值達到5000多元,預期兩年內能收回全部成本。
海螺集團扶貧工作隊在江興杰瓜地了解西瓜長勢情況
元圩村利用金融扶貧政策,支持發展生態農業建設,計劃融資扶貧小額信貸300萬元,擴大建設水上樂園、水面垂釣,建設80畝草莓、葡萄、桃梨等采摘園;利用林地養殖土雞30000只、野雞3000只、野兔6000只;利用低洼田發展特種養殖,養殖蟾蜍40000只、野鴨3000只,打造休閑、觀光旅游、垂釣、采摘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6月9日由鎮政府牽頭、元圩村兩委、農商銀行、貧困戶四方在村會議室召開金融扶貧會議,在扶貧工作隊的見證下,簽署四方扶貧合同62份。
扶貧干部:用行動詮釋海螺精神
“扶貧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福祉。大家要強化使命擔當,下定改變貧困村落后面貌的決心,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不辱使命,以迎難而上的決心和真抓實干的作風,打贏這場精準脫貧攻堅戰!”集團黨委書記高登榜在江老家村調研時囑咐扶貧工作隊。
扶貧工作隊6名工作人員,2人是子公司班子成員,4人是二級部門負責人,都是在海螺基層工作20余年的同志,政治過硬、作風扎實、靜的下心,沉的下去。
自駐村以來,他們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高標準、嚴要求,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生活習慣,守崗位,吃住在村,視貧困戶為親人,時常上門和他拉拉家常,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幫助他們尋找路子,增加收入,展示了海螺人良好的素質和形象。
“通過多次實地走訪,對村貧困戶致貧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觸動很大,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更加堅定了我們完成脫貧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元圩村扶貧隊隊長李玉忠介紹到。“我們把姜子牙和周武王治國理政的故事‘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作為工作隊的座右銘,懸掛在工作隊駐地餐廳,天天相見、時時牢記確保2017年村出列,77戶164人脫貧目標任務要實現。”
江老家村扶貧專干程敏自2015年12月駐村以來,堅持扎根在扶貧一線,兩年里駐村時間近600天,毫無怨言。2016年江老家村285戶582人實現脫貧,2017年他被評為“利辛縣最美扶貧隊長”。“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貧困戶的滋味我也能感同身受。江老家村一日不出列扶貧隊一日不能離開。”
“希望完成村出列任務后,能早日帶母親到上海做手術。”他獨居在老家的八十歲的老母親,身患多種老人疾病,2016年下半年母親又患白內障并伴有眼瞳裂孔放大,急需去上海大醫院進行手術,因為扶貧工作走不開,一直未能成行。
“海螺的扶貧效果好,工作隊的人也很務實,沒有干部脾氣,和我們像是一家人,發自內心的幫我們,村民和貧困戶都很歡迎他們。”江老家村委會主任江岳說。
67歲江林學常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看到扶貧隊的人,就往屋里喊:“老婆子,海螺扶貧干部又來看我們了,快點拿板凳”。江林學家是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他自己前幾年得了尿毒癥,老伴也有長期慢性病癥,治病欠了很多債。“海螺到村里扶貧,經常關心我這個病人,過年給我送慰問品,你們海螺集團的領導夏天時還特意到這屋里來看我呢,真的感謝他!現在的醫療扶貧政策好,有大病醫保,我這個尿毒癥需要長期透析,每個禮拜要透析三次,每個月得四五千塊,公家給我報80%,每個月我只花一千來塊,這個醫保還挺帶勁,不然還真的看不起病。村里看我困難,還幫我申請了光伏扶貧,每年給我三千來塊,減輕我看病負擔,俺們打心里感激黨,感激政府。”
“前些日子我看電視里放著宣傳十九大的新聞,說中央和各級政府都在持續加大對扶貧力度,讓俺們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俺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江林學一說就停不下來。
在集團全力支持定點扶貧村的同時,集團下屬企業也在踐行著企業責任,支持地方精準脫貧工作。六安海螺12名中層干部與元圩村貧困戶結成對子,每月到貧困戶家進行對接聯系,幫助解決問題。平涼海螺鼓勵和號召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向貧困學生捐款,累積捐贈助學資金10余萬元,獲得了崆峒區“助力精準扶貧、愛心圓夢大學”愛心企業稱號。廣元海螺在朝天區13個建卡貧困村建立了“海螺水泥扶貧直營店”銷售網,推行村集體“代銷分紅”模式助力脫貧攻堅,銷售范圍覆蓋11個鄉(鎮)83個村,獲得了朝天區2016年度脫貧攻堅(社會扶貧)突出貢獻獎。銅陵海螺支持結對村發展洋姜種植產業,幾十畝洋姜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扶貧攻堅戰號角已經吹起,海螺集團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鞏固扶貧成果,打贏脫貧攻堅戰。
編輯:吳戈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