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評]淡季迫近 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依然延續
上周華東市場行情有所降溫,整體水泥、熟料需求銷量有所下滑,庫存略有上漲但仍不高,主導企業守穩。按傳統市場規律,市場跌價已逾期。不過隨著需求下滑和一些外部低價熟料影響擴大,預計近期長三角沿江熟料將下滑30-50元/噸。
華東水泥指數k線圖
江蘇:隨著氣溫下降中北部地區需求減少,中部揚泰地區部分小廠近期采購外來低價熟料,為提升出貨量,本周低標價格繼續松動走低10-30元/噸。蘇南蘇錫常也有部分大廠新單成交暗中走低10-20元/噸,目前大廠42.5級散裝水泥出廠開票500-510元/噸。總體來看,目前蘇南大廠出貨仍然較好,庫存也不高,部分偏高價格將逐漸回歸理性,但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浙江:地區近期氣溫下降及周邊局部陰雨天氣,整體需求有所走淡。雖然年底施工活動仍相對較多,但由于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一些工程施工節奏有所放緩,下游采購積極性下降觀望情況增加。水泥價格方面,由于整體庫存仍不高,加之湖州等局部一些窯線停窯限產,報價高穩運行。雖溫州有部分中轉庫年底加快資金回籠,部分客戶成交走低10-20元/噸,對整體市場影響不大。
安徽:上周市場整體平穩。皖北氣溫轉冷,市場漸入傳統淡季,近期市場少數廠家價格略有松動,但影響不大。12月下旬以來,巢湖及合肥地區42.5級散裝水泥和熟料出廠回落至450-460元/噸,各大廠報價漸趨穩。而沿江主導企業水泥、熟料報價維持穩定。
但據市場反饋來看,今年建材價格連續暴漲,不少政府工程施工放緩,甚至面臨停工狀態,施工企業因高價水泥面臨整體巨額虧損的局面。為此,一些主要施工企業聯名向安徽政府求助。由此來看,后期市場價格回歸理性繼續預期增大。
福建:寧德地區主要廠家17日通知上調水泥價格20-35元/噸。23日-25日廈門、泉州、漳州、三明、莆田、龍巖、南平等地主要廠家陸續開始通知上調水泥價格20-40元/噸。其中袋裝普漲20元/噸,散裝水泥出廠普漲30元/噸,一些廠家52.5水泥出廠提價40元/噸。
27日福州地區外來中轉庫水泥開始通知上調各品種水泥出廠價格20元/噸,28日地產企業同幅跟進上調。至此,福建下半年第六輪水泥價格普漲基本完成。但據市場反饋來看,福建地區部分廠家仍有繼續上調意愿。
山東:臨近年底,氣溫下滑,市場需求明顯下滑。大氣污染通道城市水泥基本停產,工地除重點項目以外,工程基本停工,全省市場基本產銷兩淡。主導企業水泥報價基本大穩小動。但據市場反饋來看,需求不足,加之外來低價水泥、熟料影響,淄博、日照、煙臺、青島、棗莊部分成交已有小幅回落情況。其中,淄博地區大廠P.O42.5散裝主流出廠基本在460-480元/噸,部分小廠已低至440元/噸左右。
江西:地區因年底大污染治理攻堅,計劃20-24日停窯5天,上周各地已陸續開窯。但據市場反饋來看,此次全省停窯執行情況并不理想,一些地區未如期開始停窯,也有一些企業停窯天數不足。水泥價格方面,停窯前后贛東北、贛西、贛南價格陸續上調15-30元/噸,贛北暫未全面跟進上漲。
相關產業信息: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水泥窯協同處置線約80條,占生產線比例的5%左右,其中生活垃圾處置線43條,年處置能力約500萬噸;污泥處置線24條,年處置能力約195萬噸;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資質的企業30家,核準年處置能力約152萬噸。
水泥粉磨站是水泥制造行業最為龐大的隊伍,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然而,伴隨著熟料企業集中度的提升、錯峰生產對熟料生產的階段性壓減以及環保對行業的倒逼,大企業減少熟料外銷的跡象變得越來越明顯,熟料銷售或逐步進入控銷時代。站在時代更迭的十字路口,粉磨站未來將何去何從?
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費改稅”將以立法形式確認固化,也意味著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對于企業而言,明年起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業等污染企業將戴上“緊箍咒”。
本文旨在對過去10年來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的工程實踐進行全面反思,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發揮優勢,改進不足,明確發展方向,表達水泥行業的心愿與爭取政府和公眾的理解與支持,為全社會的循環經濟奉獻水泥行業應盡的職責。
2016年,山東省共生產水泥1.6億噸,全國排名第2,占2016年全國水泥總產量的6.69%。相對于全國水泥產量在2014前連續的增長不同,山東省的水泥產量高峰似乎來得更早一些。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