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鼎鑫:力創綠色工廠 做城市凈化器——全國首批“綠色工廠”巡禮之綠色鼎鑫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地處石家莊市鹿泉區,太行山前、掛云山下,是北京金隅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年熟料產能484萬噸,水泥600萬噸,下設三個生產分公司和一個礦山公司,一個臨港金隅子公司,有職工2000人,是中國北方單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水泥生產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中,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位居全國201家綠色制造示范企業第13名,全國水泥行業第一名。
·榮獲河北省水泥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對標第一名、河北省水泥行業能效領跑企業、中國建材聯合會節能減排示范企業、中國大型水泥集團環保標桿企業、全國能效領跑企業、“河北省節約之星”稱號(河北省唯一一家獲此稱號的建材企業)。
水泥行業正在發生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
這種變革自淘汰落后產能、立窯變新型干法窯開始,自加強環境治理、節能減排逐步深入,直到資源綜合利用、承擔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勇擔社會責任,開始對環境產生正影響,正在一步一步蛻變成符合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工業。
這種變革從一座座花園式的水泥工廠顯露無疑。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7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名單中,其中水泥企業12家。
日前,記者走入位列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名錄水泥行業第一位的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深刻感受到了這種變革。
太行山前、掛云山下,幾座窯爐從一片叢林綠草、假山清流中顯露出來。道路整潔,設施井然,雖然已是深秋,仍然透出清新盎然的活力。這是一座工廠,也是一片園林。
“20多年來,中國水泥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原來的遍地小立窯,已經變成世界一流。”這座工廠的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從事水泥行業工作26年的魏衛東告訴記者,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水平,已經超過了許多老牌工業國家,無論是設施設備先進程度,還是綠色建設水平,都不弱于國際先進水平。
這些變化當然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在國家供給側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引領下,逐步發生的深刻變革。
金隅鼎鑫的綠色工廠建設過程,正是這一變革的現實展現。
超低排放 降塵降耗 綠色拱衛 保護藍天
水泥行業長期背負著“大氣污染物排放大戶”的沉重帽子。正是如此,通過環境治理減少環境影響,就成為水泥行業轉型升級要邁出的第一步。
位于石家莊市的金隅鼎鑫,更是把環境建設作為企業的基本生命線看待。
“從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角度來說,金隅鼎鑫要不遺余力地為河北省會石家莊打贏藍天保衛戰擔當責任;從自身長遠發展角度來說,減少環境影響更是企業的基本義務。”魏衛東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以來,僅在節能減排、環境治理方面,金隅鼎鑫就累計投入6億元,不斷對水泥生產各個環節進行改造,將排放降到更低,將能耗壓縮到更小。
水泥生產最容易產生的污染物是揚塵、粉塵排放。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金隅鼎鑫對石灰石堆場、原煤堆場、輔料堆場、石膏堆場等所有物料堆場全部棚化密閉;采用美國戈爾濾袋,將五條生產線大型窯頭、窯尾電收塵器改造為高效行噴脈沖袋式除塵器。改造后經河北省環境監測站監測,粉塵排放濃度在5-10毫克/立方米,年實現減排粉塵400余噸。
爆破揚塵是世界性難題,高陡邊坡抑塵綠化一直是行業的難題。金隅鼎鑫按照石家莊市和鹿泉區政府打造“西柏坡高速公路綠色長廊”的總體規劃以及國家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累計自籌資金投入4500余萬元,扎實推進“和諧礦山、綠色礦山、示范礦山、生態礦山”四步走戰略,并成功獲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和“河北省露天示范礦山”稱號。公司研發的礦山爆破水幕抑塵技術可有效控降90%以上的爆破揚塵,在國內屬于首創,獲得國家專利。開發的高陡邊坡抑塵技術,實現了“小投入解決大問題”的創新理念,既有效解決了開采揚塵問題,又保證了綠化的同步進行。
對于煙氣處理,金隅鼎鑫引進美國水泥窯SNCR煙氣脫硝技術,完成五條生產線的脫硝改造,NOx排放控制在190毫克/立方米以下,已達到或優于歐盟標準。在五條生產線主排口安裝十臺在線監測設備,對排放口進行24小時監控,并將數據上傳環保部、省市環保局網站。
在能耗方面,建成了能管中心,通過實時能耗監控和能效分析,實現了企業精準的能源管控,年節約電量在600萬千瓦時以上;實現可比熟料綜合煤耗97.64kgce/t,可比水泥綜合電耗72.58kgce/t。投資引進建成了三套代表當今最先進技術的輥壓機終粉磨系統,噸生料工序電耗由改造前的28kwh降低到17kwh,年節電2400萬千瓦時。
金隅鼎鑫目前的煙粉塵排放指標以及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數值均穩定達到河北省內最好、國內領先水平,很多指標優于歐盟標準。
為進一步減少環境影響,擴大綠色效應,金隅鼎鑫將“生態工廠,美麗鼎鑫”提升到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高度,先后投資近4000萬元,建立了“夢想林”、“綠絲帶友誼林”、“金隅鼎鑫夢,燕趙綠色情”等林區,完成綠化面積10萬多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種植各類園林植物樹種達70余種,整個廠區綠化布局合理,喬、灌、花、草相得益彰,真正達到了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花盛葉茂、冬季綠色常青的效果。公司的目標是建成“花園式示范工廠”。
綜合利用 消納廢料 綠色發展 責任國企
囿于生產習慣和工藝設備水平,水泥生產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習慣于“吃細糧”,用高品質的煤和礦石作為原燃料。但隨著工業化進程不斷深入,水泥行業企業已經大大擴展了原燃料來源。
“使用不同來源的原燃料,尤其是利用廢棄物作為原燃料,不僅僅是節約資源、循環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解決了這些廢棄物的處理處置難題。”魏衛東說,十二五期間,金隅鼎鑫共消耗各種廢渣2000萬噸以上,主要摻加自有石灰石礦山開采工程中產生的廢石及外購的粉煤灰(含爐渣)、脫硫石膏、轉爐渣、氧化鋁赤泥、砂巖粉末等工業廢渣。通過利用生料和水泥雙摻粉煤灰、脫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轉爐渣和赤泥替代鐵礦石等直接降低材料采購成本。
金隅鼎鑫生產技術部部門負責人武振平介紹說,尾礦尾砂等工業廢棄物的成分中含有鐵鋁硅鈣等元素,可以用于水泥生產,不過含量較低,循環利用工藝復雜。金隅鼎鑫通過技術攻關,成功解決了技術、裝備等方面的難題,科學調整生產工藝,最大化使用粉煤灰、脫硫石膏、轉爐渣、石灰石粉末、氧化鋁赤泥、鐵選礦污泥、煤矸石等十余種工業廢渣和尾礦,累計銷納各類廢棄物6000余萬噸。另外,脫硫石膏的深度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了成果鑒定,該項目年節約資金1200萬元。
目前,金隅鼎鑫每年用作替代原燃料的各類工業和城市廢棄物達到500余萬噸,占到產品產量的60%以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凈化器、社會清道夫。
綜合利用廢棄資源,不僅僅有環境效益,也為金隅鼎鑫降低了生產成本。2016年,公司水泥生產成本平均每噸下降近20元。
除了工業廢棄物之外,金隅鼎鑫還協助地方政府處理處置社會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廢棄物,比如協助鹿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銷毀了酒類、食品、農資、裝飾裝修材料等假冒偽劣物資4大類17個品種;承擔了2016年“7·19”洪災水庫漂浮物的處理重任,樹立了金隅鼎鑫“綠色發展,責任國企”的良好形象。
據了解,金隅鼎鑫已經開始著手開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協同處置工作,技術儲備已經完成。公司環保能源部負責人劉克勤介紹說,相對于垃圾廢棄物的填埋,水泥廠焚燒的優勢在于減少水泥企業的煤炭消耗,同時還可將垃圾作為水泥的原料,并且做到永久無害化處理。
“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燃燒過程充分,焚燒狀態穩定,生產過程中熟料能固化垃圾中的重金屬離子,無廢渣排放,危險廢物完全分解,徹底無害。”魏衛東說,鼎鑫水泥正在規劃投資3.1億元的回轉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可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這一項目可基本滿足鹿泉和石家莊西北地區的城市垃圾處置需求。
創新驅動 優質供給 全員智匯 工匠傳承
“雖然我國水泥產能總體過剩,但供需不均衡,真正的高端需求、專用需求滿足不了,而普通的水泥則在品質方面參差不齊,”魏衛東告訴記者,水泥行業企業應該從這幾個地方下下功夫,響應和落實十九大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金隅鼎鑫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瞄準細分用戶客戶群,對于高端應用領域,開發新產品,滿足專業需求;對于小城鎮建設方面,則提升產品質量,提供優質水泥。“通過一系列努力,不斷讓供需不平衡走向平衡,提升質量和效益。”魏衛東說,事實也證明這一思路是正確的,公司的工業增加值不斷攀升,今年更是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靠科技和創新的引領產生的利潤。
近年來,金隅鼎鑫不斷推出新產品,不僅補齊了市場需求短板,有的產品還填補了國內空白。金隅鼎鑫已經自主研發生產了核電、道路、高抗、中抗、中熱、低熱、油井等7個品種的特種水泥,填補了市場空白。由此,金隅鼎鑫也成為水泥行業第一家獲得由中國建材聯合會頒發的“中國建材行業新興產業示范企業(特種水泥)”稱號。同時,成為唯一一家符合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重點建設項目核電專用水泥相關技術指標要求的單位。
不久前,金隅鼎鑫完成了塑性混凝土、大體積粉煤灰單摻、道路混凝土、超60公里高標號泵送混凝土等特種混凝土的研發工作,儲備了10多種特殊混凝土品種,其產品應用到了首都機場、國家大劇院、南水北調、京滬高鐵等重點工程中。目前,金隅鼎鑫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
提質增效,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創新能力,激發員工創新積極性。金隅鼎鑫創建了整套的創新激勵機制,對技術創新的獎勵、保護、消化、轉化等均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充分發揮全員智慧,實踐工匠精神。
公司制定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管理辦法》,建立了月度創新項目審核機制。以技術能手名字命名了四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建立了占地約600平方米的職工創客空間、創新夢工廠和創新成果展示廳。公司還投資60余萬元配備了車、銑、焊、切、卷等專業機床,為職工創新創效創造了條件,打造了聚實操、宣傳、工作交流為一體的創新創效場所,為開展全員創新、全員創效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
金隅鼎鑫黨委副書記武相艷舉例說,在研發經費保障方面,公司每年根據專項規劃將當年科技創新項目經費列入年度財務預算,保障科技創新項目按既定計劃落實。“十二五”期間累計研發投入占比3.48%,達到2.1億元。公司也更注重營造萬眾創新、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在制定落實職工經濟技術創新管理辦法等措施外,還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開展系列技能比武,搭建職工成長平臺,工會相繼組織46次技能比武,參與人員達到1000人次。
金隅鼎鑫二分公司的“范會永創新工作室”,是以員工范會永的名字命名的技術創新攻關團隊,主要進行水泥工業控制優化、以研發節能減排、優化工藝流程、兩化融合為主要方向的技術攻關團隊。該團隊成立以來,開展了多項實用技術研究,比如,針對一線預熱器易掉結皮堵五級的問題,團隊自行設計、安裝、調試,通過對四級下料管分料,實現物料由預燃室、分解爐同時下料,改變分解爐及倒掛風管溫度場分布;實行預燃室與分解爐錐體同時噴煤,提高煤粉燃燒效率,減少系統結皮,預熱器堵塞事故次數和時間明顯降低,同時減少了氨水使用量。
在一系列鼓勵措施下,創新成果豐碩。在原創性方面,金隅鼎鑫自行設計制造水幕爆破抑塵車,可對爆破采面起爆瞬間進行抑塵,抑塵效果可達到90%,攻克了礦山爆破揚塵的難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水泥生產領域開展了28項研究開發活動,通過對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獲得14項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
編輯:祝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